警务实战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安四项建设工作之一,其核心内容就是公安民警职业化和武力规范使用。
2003年,我国首个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基地在深圳挂牌,第一期教官训练班在深圳警校开班,标志着我国警务实战训练真正系统化构建。
十多年来
深圳公安扎实推进实战训练改革创新
组建专业的实战训练教官团队
积极拓宽实战训练的国际化视野
升级完善警务实战训练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警察执法能力和队伍整体战斗力
在各类比武演练和日常警务工作中
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高超的警务技能
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直升机索降训练。毕金坤 摄
中国警务实战训练的“黄埔军校”
2003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警正在教官的引导下观摩国外警察的实战录像。屏幕上,三辆警车正在追赶一辆由犯罪嫌疑人驾驶的卡车。在一个街角拐弯时,一辆警车突然加速用车身撞击卡车,卡车失去平衡后撞到墙上并停了下来。这时教官暂停了录像,将卡车和警车停放的位置画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请问各位,我们应该选择哪种路线靠近并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听课的民警们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人说,手持武器直接打开车门抓获犯罪嫌疑人;有人说,以包围卡车的警车为掩护,向犯罪嫌疑人喊话,要求其走出驾驶室;有人说,从两个方向包围,分别在驾驶室的两个门外布置火力点,迫使犯罪嫌疑人就范……
这是深圳警校全国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基地中的一堂实战战术分析课。
据了解,国内警务实战训练启蒙于1996年公安部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警察战术教材。
1996年和1998年公安部先后举办了两期全国教官培训班。
此后,各公安院校和基层民警陆续开展警务实战方面的教学和训练。
2003年3月22日,我国首个由公安部主办、广东省公安厅协办、深圳市公安局承办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基地在深圳警校挂牌成立。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全国性警务实战技能与战术训练机构,训练基地突出实战性、规范性、先进性特点。其中的战术训练区完全模拟城市中繁华的商业街而建,公寓、出租屋、发廊、餐厅、银行、珠宝店、高速公路收费站等一应俱全,学员们在这样的仿真环境中,可展开盘查、搜查、抓捕、堵截和解救人质等方面的系统化实战训练。
“当年,这里被视为我国警察实战训练的最高殿堂,被各地民警称为‘警务战训的黄埔军校’。公安部定期组织全国各省、市的骨干民警在此受训,授课教官也是从全国警队中选拔出来的警界精英。”深圳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3年11月11日,全国公安民警训练工作现场会在深圳警校召开,公安部及部属单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代表一行120余人对基地训练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汇报表演中,600名学员以规范的动作、高超的技能给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和嘉宾们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格斗训练。林伟 摄
“武力使用训练”
开启职业化、专业化训练大门
“2003年初,我调入深圳警校组建的实战技能教研室,成为一名专职教官。身份的转变让我发现,原来的实战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深圳市公安局警察机动训练支队五大队大队长杨健,是深圳市公安局的一名资深教官。他告诉记者,2003年伴随着全国大练兵开始,“实战”“实战训练”等名词被广泛提起并使用。虽然当初提出了“要在一线民警中开展以强化体能为基础,抓住实战中‘防、控、查、抓、带’环节,达到‘一要、二增强、六会、五掌握’的基本目标”,但这并不是“实战训练”的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而只是作为一线民警应知应会的“岗位能力需求”。
“2003年,我们在实战射击教学训练中取消了胸环靶,改用人形靶,马上就有学员提问‘没有环数,那我们打哪里呢?’这反映出我们所谓的实战训练体系与真实的实战脱节。”杨健进一步介绍道,“以射击为例,传统的射击训练模式其实走向了体育化和军事化两条岔路。所谓体育化就是远距离、慢射、打精度,而军事化则强调杀伤,‘突突突’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击杀敌人就是胜利。这样的训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是‘实战训练’。但在真正的实战中,犯罪嫌疑人不会像靶子一样站着等你开枪。此外,在处理非暴恐类常规警情时,民警每开一枪,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都会发生变化,或恐惧投降,或惊慌逃离,或拼死反抗。此时,军事化射击模式是否合用,就值得商榷了。”
为使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更为科学、合理、规范,让训练更有针对性,从2008年开始,深圳市公安局警察机动训练支队的教官们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按照“警察武力分级”这条主线,结合我国法律要求,提出并逐步确立了“武力使用训练”这一专业训练名词,突破并改写了传统的“实战训练”分类方式和训练系统,制订了武力使用训练“4+1基本课程”(徒手防控、警械使用、武器使用、警务战术以及防暴训练)的课程框架,更准确定位了“以警察使用武力手段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这一类型训练,也开启了该类职业化、专业化训练的大门,打造和树立了警察武力使用训练的“深圳标准”。
杨健指出:过去的20年,是警务训练大发展的20年。从最初的‘警体训练’到‘实战训练’,我们的训练更‘接地气’;而从‘实战训练’到‘武力使用训练’,反映的是我们的教官更加理性,训练更加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
“深圳亮剑”实战演练获市民点赞
2019年8月6日上午,深圳宝安海滨广场,上千名“滋事分子”在此集结示威、冲击警力、持械攻击,最后升级为打、砸、烧的暴力违法行为。深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指令特警支队、各公安分局机训大队共1500人次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深圳亮剑”夏季大练兵防暴演练。警方供图
面对“滋事分子”的疯狂袭击,训练有素的防暴警察先放烟雾弹作为掩护,再组成人墙向前推进,同时后方的警员举起红色警示牌要求对方疏散。此时“滋事分子”仍不肯退缩,反而向警方投掷燃烧瓶,甚至还推出燃烧着的手推车意图冲散警方。警方前排迅速改变队形,呈围捕队形行动,同时使用子母催泪弹,后方抓捕小组前出呈穿插队形,进行震慑抓捕。后续处置警力很快恢复现场秩序,暴力骚乱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这并非一场真正的骚乱,而是深圳公安举行的“深圳亮剑”夏季大练兵行动。这也是近年来深圳警方最大规模的一次警务实战演练。除了防爆演练外,本次练兵还有反恐处突红蓝对抗演练、海空联合巡逻演练等两大项内容。深圳警队1.2万人次警力快速集结、海陆空三方齐齐出动……昂扬的士气、严肃的警容、优良的作风,充分展现了深圳公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与此同时,在现场镜头的另一端,全网超3000万人次观看了此次大练兵直播,“深圳亮剑”作为热门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1.8亿,网友纷纷评论留言:“好燃啊!这不是电视剧!”“看得我热泪盈眶……”“作为深圳人,安全感爆棚!”
“和平年代,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就是我们警务训练和警务工作的成绩单。”演练结束后,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张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是来自基层各岗位的民警,这次演练是全局性大规模的训练,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单位的角度,都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警务实战能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保护好深圳和深圳市民。”
全媒体记者 张中 通讯员 张奎 吴哲
编辑 杨淑雅
审核 张紫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