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河源男子痴迷石头30几年,收藏了200多吨的奇石

河源发布
+ 订阅

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在和平县优胜镇新石村,有一位收藏达人,他痴迷收藏形状各异的黄龙玉,也就是俗称的黄蜡石。

三十多年间,他收藏了200多吨的奇石,希望能建造一座奇石观赏园,弘扬家乡的“石文化”。

在新石村一所废弃的小学里,隐藏着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的奇石观赏园,珍藏有黄龙玉、南红玉、观赏石等共计200多吨奇石。其中,最小的一颗石头仅有两三克重,而最大的一颗要以吨计。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在旁人眼里或许毫不起眼,但在“石痴”黄胜良眼里,却是他的身家性命。

谈起与石结缘,他说还要追溯到幼时。

和平县优胜镇新石村村民 黄胜良:“我小时候,就知道这个是黄蜡石,是一种玉石。那时候很多人捡,后来我也被他们感染,有空就去捡。”

自从痴迷上黄蜡石,村里的老桥头、腊石滩,每天都能看到黄胜良的身影。从他捡到第一块黄蜡石开始算起,30多年时间里,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因为捡石头而磨烂了多少双鞋,摔过多少跤,但对黄蜡石的喜爱是只增不减。通过不断参加培训活动与自学鉴赏知识,黄胜良从一个玩石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2004年,黄蜡石被命名为黄龙玉,2011年,黄龙玉被正式收录进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成为中国第五大玉种。这对于时刻关注着玉石市场的黄胜良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和平县优胜镇新石村村民 黄胜良:“我大部分的钱都是用来买这个石头了。在我们优胜街,有个紫色的,1000多斤的,那个石头很漂亮,因为它是紫色,表面有鱼眼纹,卖家说这个石头要两万,我听完特别高兴,就跟他买下来了。这个石头是我收藏的最名贵的一块了。”

200多吨的库存量,有些是他日复一日在腊石滩上“淘”来的,有些则是走遍全国各地、高价收购而来。三十年“只收不卖、只进不出”的坚守,也让黄胜良有些吃不消,但好在他有家人的鼎力支持。

和平县优胜镇新石村村民  黄胜良:“单是和平贝墩那边,我都收了几十万元的石头,前前后后不是很精确的计算起来,我花了三千多万。像这样花钱,是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的嘛,后来我就把我老婆带到了江西鹰潭,带到了广东台山,带到了云南龙陵,到处去看石头,看了之后她也喜欢上了。”

趁着乡村振兴的春风,黄胜良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一同来打造玉石博物馆,将黄蜡石打造成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也让自己的收藏品有一个好的归宿。

和平县优胜镇新石村村民 黄胜良:“我们这里的黄蜡石硬度达到6.5到7度,它的密度也是2.6,我想振兴农村,想振兴这种文化,跟大家科普这种文化,就像河源市区有恐龙博物馆,我这里就有黄蜡石、南红(玉)博物馆。”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永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