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志华
8月20日,国家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公示,非那雄胺、布洛芬颗粒、二甲双胍等日常用药的价格都有较大降幅。
其中,俗称“伟哥”的西地那非格外惹眼,原价20-30元/每片的“伟哥”现在每片只要2元,不少人都感到好奇,将如此私密的药物纳入医保,这是要为广大人民的“幸福”投资了?
药品集采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用纳入医保目录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药企大幅降价。此次“伟哥”在这一机制的激励之下,出现了两个积极的动向:其一是价格出现大幅跳水,降幅超过90%;其二是此前业内多名专家呼吁将“伟哥”纳入医保,目前已经变成现实。这两个变化对于患者是双重利好,他们或将不再为吃不起药而发愁。
但遗憾的是,对于将“伟哥”纳入医保,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误读。有人认为,医保关注男人的“性福”,让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男性有福了。但实际上,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主要起增强性功能的药品,不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这就意味着,“伟哥”不能作为增强性功能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将“伟哥”纳入医保,主要因为该药具有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可以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并且对于这部分患者,“伟哥”是不可多得的特效药。国内肺动脉高压患者至少有500万人,但由于过去“伟哥”十分昂贵,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费用负担,有些患者因吃不起“伟哥”而病情加重。将其纳入医保,可化解这部分患者的燃眉之急。
从《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条款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现实需求来看,纳入医保目录的,只是“伟哥”的部分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医保给予报销的,是用于降低肺动脉高压等非“壮阳”作用的“伟哥”。其实,将“伟哥”纳入医保目录的必要性不难理解,但主要在“壮阳”方面来解读“伟哥”纳入医保,最终将会误导民众,让不明原因的人对这种药产生错误的期待。
曲解“伟哥”纳入医保的善意,除了可能带有哗众取宠的因素之外,还与“伟哥”已被贴上“壮阳”标签不无关系。此前,一则“女婴服用伟哥”的新闻,曾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给人的印象是,似乎一提到“伟哥”,就只能机械性地想到“壮阳”。其实,“伟哥”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脏病的药品来研发的,“壮阳”最初是作为副作用来看待的。
在“伟哥”纳入医保目录之际,为该药撕去“壮阳”标签,不仅有利于客观评价这种药,而且对于化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用药难题、对于社会正确看待医保目录调整等,都意义重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