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公司上市大涨,深圳有这两家

大湾区创投前线
+ 订阅

8月24日,1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集体开市交易,其中有两家来自深圳。这是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的标志,也是送给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的一份礼物,两天之后,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日子。

8月24日的上午9时30分,伴随阵阵清脆钟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仪式在深交所正式举行。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今年4月份以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在深圳启动。4月27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相关征求意见稿出炉;6月12日,正式稿公布并实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从宣布到实施,仅用了46天时间。6月15日起,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开始受理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6月22日下午,深交所公布了创业板注册制的首批受理企业名单,特发服务、崧盛股份、英诺激光等3家深圳企业搭乘“头班车”。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标志着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在实践操作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深交所介绍,从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18家企业新股发行情况看,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据统计,18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在19.1-59.7倍之间,平均值39.3倍,中位数37.9倍,企业融资额在2.6-27.2亿元之间,平均值11.2亿元,中位数9.8亿元,融资总额200.6亿元。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遍及设备制造、文化艺术、医药、纺织、汽车、环保等领域,分布广泛。证监会行业分类下,13家公司属于制造业,占比超七成。其中,来自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细分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前。

截至8月17日,深交所合计受理364家IPO企业,其中,过会企业49家。在受理的IPO企业中,有176家属于存量的在审平移企业,188家为新申报的企业。从地区分布看,广东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共有83家企业IPO获得受理,其中,深圳企业49家,占广东全省59%。

记者从深交所官方信息看到,截止2020年8月21日(数据统计范围包含存托凭证)下午收盘,创业板市价总值95680.20亿元,流通市值64990.68亿元,上市公司数851家,总成交量1406064.41万,平均市盈率59.86%,总成交金额2295.12亿元。

1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集体开市交易

1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集体开市交易

截止下午收盘,18只新股收涨,其中10只个股涨超100%。N康泰涨1061.42%,涨幅最大,盘中一度飙升逾2900%;N锋尚涨43.10%,涨幅最小。来自深圳的杰美特、欧陆通分别上涨82.43%、130.92%,来自揭阳的蒙泰高新上涨201.39%。

说起深圳两家公司,杰美特、欧陆通各有特色。

杰美特发行价格41.2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0.27倍,截止当日收盘报75.27元,上涨82.43%,该公司主营业务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类型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保护类配件为主,涵盖移动电源、数据线等其他配件。

欧陆通首日股市表现。东方财富网截图

欧陆通首日股市表现。东方财富网截图

欧陆通发行价格36.81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4.9倍。截止当日收盘报85.00元,上涨130.92%。主营业务:开关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和服务器电源等,广泛应用于办公电子、机顶盒、网络通信、安防监控、音响、金融POS终端、数据中心等众多领域。

延伸解读:

公司声音: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要求企业更加关注业务规范性

深圳市优特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特普)总经理聂怀春认为:“从科创板新板的设立及注册制落地、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到创业板新股注册制上市,再到未来中小板、主板的注册制,我们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清晰的发展脉络,这为大湾区企业尤其是深圳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与信心,可以看到,中国必将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利于创新创业、最具投资价值的资本市场。”

聂怀春表示,刘鹤副总理谈到“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是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更要求中小企业在走向资本市场道路时,需更关注业务的规范性,需提早做好规划,主动接受监督。

创业板重点支持“三创四新”企业,拥有庞大的投资人群体;位于“创新之城”的深交所天然拥有更好的包容性与创新性,是公司未来资本市场选择的最佳场所之一。

专家声音:有助于在深圳和大湾区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创业板注册制对大湾区尤其深圳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认为,创业板注册制将极大拓宽创新资本投资退出渠道,有助于在深圳和大湾区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而且,创业板注册制将极大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力度,有助于为深圳和大湾区“近水楼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同时,创业板注册制将使国内外资本市场适度竞争,有助于提升深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金融业发展水平和构建国际一流创新生态系统。

那么,深圳企业如何结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新的作为?刘国宏认为有四点:一是利用更低上市门槛的创业板,积极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二是利用突出市场力量的创业板,积极改善公司治理和员工激励;三是利用支持多元创新试错的创业板,积极获取创新发展资金支持;四是利用体现快速技术迭代和价值创造的创业板,积极开展资产重组和行业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资本市场如何结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做新的发展突破?具体哪些领域是重点?刘国宏认为,应该坚定把刘鹤副总理谈到的“不干预、严监管、零容忍”结合起来,在“不干预”上,要鼓励而不是压抑“优胜劣汰”市场机制,依靠市场内在力量筛选、激励和引领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在“严监管”上,要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制度,把该管的切实管好;在“零容忍”上,要一以贯之落实既定制度,不因受市场和社会情绪影响而时软时硬。

谈及未来创业板将对深圳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带来的影响,刘国宏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二级市场门槛,便利一级市场风险投资的投资退出;二是降低一、二级市场价差暴利,有助于促进一级市场投资者向风投前端延伸投资,有助于更加客观评价一级市场投资价格;三是一级市场信息向二级市场反馈渗透,形成或影响二级市场投资导向。

【记者】李荣华

编辑 文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