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我也想学医!”战胜淋巴癌的12岁女孩说

南方医plus
+ 订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放榜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三区病房里的医生们如考生家长般同样紧张,因为他们的老朋友——一名15岁的淋巴瘤康复患者小雨(化名)今年参加中考。

“长大了,我也想学医!像你们一样。”不负期望,小雨成绩名列前茅,被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录取。听到小雨报出喜人的成绩时,科室里的医生护士们都由衷地为她骄傲。

“恭喜你!一入医学深似海,可是要好好考虑啊。”小雨的主治医生内科三区的胡晓晔副主任医师打趣道,当看到小雨清澈明亮的双眸透露出坚定的眼神,她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三年前,想起这个小女孩当初咬牙顽强与病魔抗争的情景……

胡晓晔医生与患者小雨合影

胡晓晔医生与患者小雨合影

淋巴瘤全身多处转移

2016年初冬,刚上六年级的小雨,不知怎么地一直干咳、气促不见好转,以为只是普通生病感冒了,结果到当地医院拍胸片检查,显示双侧纵膈区、右肺门区有多个块状影,其中还有一个近10cm大小。

顿时,灰色的阴霾笼罩在这个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父母连忙带着她辗转求医,到医院的次数比上课还要多,体育课小雨也只能待在角落里,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从那时起,小雨的心里大概明白,自己的病不会一下子好起来了。

不久父母带小雨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三区就诊,开始了半年之久的抗癌拉锯战。

医护团队与“死神”夺人

经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生详细检查,小雨被诊断为弥漫大B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多发淋巴结、左扁桃体、右肺、肝、脾、胰腺、小肠等,诊断书上“四期”的字样,击碎了父母带着希望的心。

“别气馁,孩子年龄还小,治愈康复的机会很大。”内科三区邹青峰主任用专业的分析安抚了家属的情绪。在邹主任带领下,内科三区团队多方研究讨论,详细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化疗疗程逐步在这个小姑娘身上开展,那是对于大人来说,都不一定受得了的“猛药”,伴随着严重骨髓抑制、口腔粘膜炎等等副反应。医生们积极予以抗炎、输血、升白细胞、升血小板、免疫球蛋白、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一次次转危为安。并且在内科团队“无呕”“无痛”治疗保驾护航下,小雨一一都挺过来了。

2016年12月,小雨刚做完活检,在医院的草坪上和家人一起晒太阳

2016年12月,小雨刚做完活检,在医院的草坪上和家人一起晒太阳

“姐姐,我不怕打针!我想早点回学校上课。”小雨坚强、勇敢又懂事,面对打针、吃药从未哭闹,让医护人员感动又心疼。

 治疗期间不能到学校上课了,家人就带来课外书、习题册、课本,让小雨在病床上支起小桌,安静的病房一角就是她的自习室。虽然孤独寂寞,但是小雨回归校园的意愿无比强烈,一心想快点好起来。

六个月的坚持治疗,小雨各项指标逐步好转,淋巴结肿物肉眼可见地缩小,癌细胞逐步消失了!终于在2017年5月,小雨完成了6程化疗,达到出院的标准,可以返校。小雨的学习却一点也没有拉下,顺利完成“小升初”考试,和同学们一起毕业。

“重生少女”健康成长

风雨过后见彩虹,短短三个春秋,小姑娘已悄然成为亭亭玉立的 15 岁少女,从“小升初”走到了中考阶段。每年一度的复查,医护们都眼看着她一年比一年高,初三已经长到165cm。每年的复检身体各项指征正常,今年小雨的中考体育更是考了满分的好成绩,800米成绩3分13秒,跳绳1分钟198个。

而那段艰难日子,已成为小雨内心深处的甜甜回忆。

“我记得那时每天都有小零食,医生护士给我的,他们还会给我买蛋糕,还有同病房的阿姨、小伙伴也会给我好吃的。”小雨说,“就是有时口腔溃疡吃东西不香了有点苦恼。”

病房里时常有温暖的节日活动

病房里时常有温暖的节日活动

让小雨记忆犹新的是,在那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收到了医护人员送的小书包,在圣诞节,医护志愿者扮成圣诞老人,拿着一个大袋子逐个病房派发礼物……这些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日常工作人文关怀的一小部分,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却烙下了人生中一段奇妙又难忘的时光,种下了一颗对医学憧憬的种子,慢慢在心里生根发芽。

“长大后,我也想学医。”

“长大后,我也想学医。我也想成为像你们那样的人。”或许不平凡的经历让小雨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让她在读高中前就想好了志愿。

“一入医学深似海啊”“要学8年才能出道呢”“太累太辛苦了,你身体不一定吃得消”……医生们听到当场纷纷扬手“劝阻”。

当初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亲切的关心,每天查房时的专业细致的模样,让小雨觉得无比温暖。经历过这次疫情,让她更加明白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她也想做有意义的事,帮助社会和他人。

医生们也尊重她的决定,反正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不过还是开心地表示“有接班人咯!”

小雨拍下的自己班级毕业时的黑板报,“梦想”二字格外亮眼

小雨拍下的自己班级毕业时的黑板报,“梦想”二字格外亮眼

一点一滴与癌症抗争到底,

这段特殊的经历,

只是小雨人生列车上一个的中转站,

而这趟列车还将继续驶往多彩的旅途,

相信只要有一丝的信念、一丝的希望,

下一个奇迹就会接踵而至。

【记者】方壮玮

【通讯员】魏彤

编辑 朱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