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贝壳鱼鳞还能这样利用!

濠江宣传
+ 订阅

最近,休渔期结束,不少海产品都又重新“游回”人们餐桌。但对于在海边长大的纪力仕来说,海产品除了鲜美可口,其中常见的贝类与鱼鳞,还有妙用,他将这些小玩意进行清洗、修剪、再加工,然后打磨成一个个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

纪力仕的工作室里,收藏着1000多种贝壳。他说,自己祖上几代人都是濠江渔民,一直跟海洋生物打交道。早在30多年前,纪力仕就开始收藏贝壳,后来又创作了珊瑚花,像这个珊瑚花作品,就是纪力仕的处女作。

当时是在我们自己的码头,渔民打捞这个珊瑚起来,我清洗的时候一失手打碎了,碎成好多块,我觉得扔掉特别可惜,后来就慢慢复原,再加上贝壳做成花,粘起来特别好看,所以我就慢慢把这些边角料收集起来。

——纪力仕

这几年,纪力仕又把眼光投向了鱼鳞画,像这种鱼鳞鸡、孔雀鱼,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剪上两三万刀,有时一投入就是几十个小时。难得的是,醉心于海洋艺术作品创作的纪力仕,得到了爱人王惠虹的理解与支持。

他平时都是废寝忘食,灵感一上头他可以忘却所有的一切。刚开始他剪得不太成功,后来就通过去不断地剪、起稿,拼接上去,不断积累,要做到层次感,还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

——纪力仕的妻子 王惠虹

王惠虹说,其实一开始,自己对丈夫如此投入觉得很费解。

刚开始在收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不是很赞同,因为刚捞上来要取出肉的时候经常就会发臭,而且制作过程也比较繁琐。但是后来因为觉得收藏的东西很好看,他也说过海里面的生物越来越少了,(这些作品)可以让下一代懂得去保护海洋,他说这些知识的传递下去。

——纪力仕的妻子 王惠虹

纪力仕夫妇希望,通过采用海洋材料制作艺术品的形式,唤起大家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并加以保护。

“海洋是七分,地是三分”,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收藏这些东西,能够让下一代了解到海洋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有所学习。

——纪力仕的妻子 王惠虹


信息来源:“sttv今日视线”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