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处暑时间: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庚子年农历七月初四
一度暑出处暑时
秋风送爽已觉迟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
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真正的秋天要来了
处暑雨不通,白露枉用力
——东莞方言节气农谚处暑篇
此时白昼时间逐渐缩短
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正值农作物收成的时刻
民间也流行着应节的习俗
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爷
处暑时节
恰逢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东莞虎门新湾迎来开渔期
东莞渔民纷纷收起船上的“休渔旗”
扬帆出海期待好收成
时值处暑,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小莞家来到了被誉为首批“中国最美小镇”、“2012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以及“中国最宜居城镇”的清溪,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处于深莞惠半小时经济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环抱中的生态秘境,镶嵌在莞邑门户大地的“香格里拉”,这里青山耸翠、镜湖飞瀑、花香四季、人杰地灵、客家文化传承千年。
清溪域内拥有银瓶山森林公园、观音山森林公园、大屏障森林公园、南门山森林公园、 白云嶂森林公园、大王山森林公园等诸多山林自然景观,全镇绿化率达到67.03%。
清溪镇同样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民俗,文化底蕴相当浓郁,清溪作为岭南客家古镇,保存着浓郁的岭南文化。今天,小莞家就带大家走进清溪铁场村,品味浓郁的客家风韵。
铁场村位于清溪镇北面,“东莞第一峰”银瓶山脚下,地处清溪镇第二大自然水资源区——清溪茅輋水库上游,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据村民介绍,为了保护清溪茅輋水库的饮用水源,该村30多年来没有建一家工厂,也是清溪唯一一个没有建过工厂的古村,是“世界工厂”里的“生态遗珠”。
车刚到村口,小莞家远远就能看到被铁场村民称为“走马楼大屋祠”的韩氏围屋。作为清溪镇仅有的三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铁场韩氏客家围屋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年),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客家村落,也是清溪客家人数百年来风雨沧桑、发展变迁的见证。
围屋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宽80米,深60米。这里的老房子主要以客家排屋为主,围屋前是一弯半月形池塘,池水清澈可见鱼儿嬉戏,远远望去在古建筑与大山映衬下略显湖光山色的美景。在铁场村可以感受到乡村慢生活的悠闲与惬意,欣赏这里的景色时莫过于在秋意深浓时斜坐于山坡,看层林尽染,赏丰收美。
围屋四周是用灰砂夯筑的围墙,四面有望楼,但目前已废圯,墙体设内大外小的射击孔,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小莞家看到围墙外挂有排列整齐的白色灯笼,这些灯笼装点着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给人一种韵味感十足的感受。
从一个窄小的门进入围屋,门额上写着“五世其昌”四个大字,据村民介绍,韩氏宗祠是按照“昌”的结构进行布局的,现在看到的“五世其昌”的牌匾,其中的“昌”字,就是纪念铁场韩氏宗亲开基五世祖——其昌公,因而后来重修也是按照“昌”字来建造。
走进围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韩氏宗祠,这是围屋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栋建筑,也是古村落的中心。每逢重大日子,韩氏族人会在此祭祀先贤,并举行各种活动。韩氏宗祠的建造格式是远近客家人宗祠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具有原汁原味的客家风情及古代防御式建筑风格。
宗祠的建筑内呈四进五厅结构,有以宗祠建筑风格(五进)凸显富甲一方的特性,大厅、厢房、卧室、厨房等等一应俱全,其中祠堂室内挂有“五世其昌”等各种牌匾,大圆木柱、大理石柱子等分布其中,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从空中鸟瞰是当时韩氏字辈昌都形影。
宗祠周边是民居,建筑排列整齐,风格统一。可以发现,铁场村围屋的建筑风格与南社、塘尾的建筑不太相同,没有用石料做墙面,而是用灰砂和糯米等古老工艺夯筑而成的土木结构。小莞家能想象到过去全村人在夏夜把椅子搬出来坐在外面乘凉,谈论围里的事,小孩子追逐玩耍的画面,其乐融融,悠闲惬意。
如今,这些民居建筑基本都已是断壁残垣,只有几户人家还在围屋内生活居住,但依然能看到原貌的建筑保留下来了,给到这里游玩观光的游客去了解客家文化,让代表客家文化的客家围楼成为人们了解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让其感受到客家人的魅力所在。
此外,铁场村的客家饮食民俗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处暑节气饮食要尽量清淡,关键在于润燥清火。铁场村民在这个节气以膳食养生为主。生鱼芥菜汤、丝瓜生鱼片、炒山坑螺、客家酿三宝、清炒木耳淮山……小莞家和小伙伴品尝了客家的特色美食后,回味无穷。
另外,还有客家传统民间艺术麒麟舞。清溪客家人大多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麒麟这一中原文化符号被辗转流徙的客家人,在聚居地传承发扬得活灵活现,成为人们膜拜的吉祥图腾。清溪麒麟舞先后荣获多个国家、省、市级奖项,而且还舞出国门,实现了由田间地头到全国观众,再到世界舞台的“三级跳”。2008年,清溪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除了客家文化气息浓郁之外,铁场村还是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的活动据点。在离韩氏围屋大约500米处的广缘庵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被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路东干部培训基地,被誉为“革命的小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利用这里地处惠阳、宝安、东莞三地交叉点的便利优势,建立了敌后根据地,成为惠东宝地区的抗日中心。解放后,广缘庵被改成铁场小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学才从庵里迁走。1982年,广缘庵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在广缘庵前有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展示的都是铁场人民革命抗日的见证。广缘庵内部除了供奉之外,还基本保留了当时干部培训基地如教员宿舍、学员宿舍、培训课室等原貌,一桌一椅,都极具有革命年代的气息,可感受到当时抵抗侵略者的热血和决心。
铁场村,初听名字会让人觉得它是铁矿石堆砌,沙土漫天的地方。当来过之后,却被它的清秀和宁静所迷醉,从清溪镇中心区驱车前往铁场村,二十分钟的车程里,你能感受到从厂房林立到山林秀丽的巨大跨度。目前作为清溪唯一没有工业的村落,铁场村正在拥抱全域旅游的新时代,将生态优势转变成实际的生态效益,打造美丽经济。
地址 : 东莞清溪铁场村
自驾可在导航上搜清溪铁场村
门票:免费
打开高德地图扫一扫即可导航
最美人间处暑秋
如果说一年四季
都有令人陶醉的美景
那么最为舒爽的一定是新秋
今年处暑巧遇七夕
此时不妨与爱人出门走一走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观赏最美人间
出品:东莞市文化馆
鸣谢:东莞市清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村民委员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