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到底住几楼,才能没蚊子?另外,住这些小区的深圳人被咬得最惨!

深圳应急管理
+ 订阅

每到夏天

很多人都会遇到很烦的问题:

怎么哪哪都有蚊子啊?!!!

为什么蚊子总是咬我啊!!!!

我家住这么高怎么还被咬???

应急君只能告诉你

蚊子这种生物

实在是太强了……

01

蚊子会找到我们

跟着进电梯

家里的蚊子,很可能是我们“请蚊子入室”,毕竟它太会搭便车了。为了找到我们,蚊子练就了多种技能与战术,不论是远程还是近程,都有法可施。

首先,远程搜寻。

第一招:化学辨别。

人只要还呼吸,就会产生 CO₂。蚊子能通过触须和脚上的“感觉毛 ”,在离我们 35 米的地方,探测到 CO₂ 的痕迹,然后悄悄接近。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在 11 楼看电视时,地面的蚊子也可能察觉到你。

第二招:辨色大法。

就像我们有自己喜爱的颜色,蚊子也有。它们普遍喜欢黑色和红色,穿这两种颜色衣服的人也会首先被蚊子关注。

其次,通过上述多维度搜寻,初步锁定目标后,它们还会展开一轮近距离探测。有研究者曾把汗液做过不同处理后,比较哪种最招蚊子。

结果发现:蚊子最爱经放置一段时间的汗液(给细菌一段工作时间分解汗液)。这也就意味着:爱出汗又不爱洗澡以及有脚臭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发现。

于是,蚊子就顺着这些线索,快速又准确地找到我们,还悄悄地站在我们脑袋上、肩膀上、裤腿上……我们到哪儿,它就去哪儿,坐电梯、进家门,那都不是事儿。

02

蚊子挺能飞

很多人都有种错觉,以为只要远离地面、草丛,住的高一点,就能摆脱蚊子的骚扰。这也太小看蚊子了。

曾有研究者选了 4 处具有不同地理特征、绿化环境、清洁程度、以及不同程度的蚊虫防控的高层建筑, 经过86 天的数据收集后发现:从 1 楼一直到 31 楼,所有楼层都有蚊子。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住的啥条件,不管住的几楼,你都难以彻底摆脱蚊子。

03

人类的家蚊子的育儿房

蚊子喜欢温暖且有水的地方,并且雌蚊子只有吸了血才有营养和力气产卵,所以它们尤其喜欢人类的家。

家里的卫生间、花盆积水、潮湿的墩布、一直不换水的花瓶、敞口很多天的饮料瓶、有积水的水槽……都可能变成蚊子的托儿所。

更可怕的是,蚊子超级能生。只需一瓶盖的水量和几滴血,它就能创造一个王朝。

你以为的蚊子的生育能力:

实际上蚊子的生育能力:

不过呢!

虽然蚊子很强,可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多给水瓶换水,勤打扫,保持屋子干燥,蚊子对你家的喜爱度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有一点应急君要提醒大家,蚊子不仅给我们生活带了一些烦恼,而且蚊子是传播很多疾病(特别是疟疾)的重要媒介。

原来,早在1897年的时候,英国微生物学家罗纳德·罗斯发现,蚊子竟然是传播疟疾的媒介,当时的疟疾可是全球横行,年年杀人无数,所以他就倡议了成立这一节日,号召大家提防提防。

时至今日,疟疾在中国已经被掐死在零星状态。

但是,蚊子传播的疾病,可远不止疟疾这一种。眼下对于深圳人来说,它就有个最大的威胁——传播登革热病毒!

离我们最近的东南亚地区,目前正处于登革热流行期,就连发达的新加坡也不能幸免,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截至8月20日,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热病例总数已达25689例,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是2019年(14910例)的1.7倍,2018年(3285例)的7.8倍。

就连新加坡基础设施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也中了招,他自称突然出现高烧症状,去医院后被确诊登革热。

传播登革热的凶手是伊蚊,在深圳,主要是白纹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

它们最爱在水中产卵,而过去两周,深圳比较湿热多雨,这无疑为蚊子提供了一个产卵天堂,掐指一算,现在正是蚊宝宝长大成“蚊”,成群结队从水里飞出来咬人的时候。

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全市最新的蚊子“地图”——

8月上半月(8月1日-16日)

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

这份“地图”监测的正是登革热“搬运工”——伊蚊的分布密度。

在全市设置的447个监测点中,有204个不合格,占了46%。

不合格的监测点中——

  • 中密度有21个

  • 低密度有183个

中密度的21个“黑点”里,有9个是居民小区,6个是公园或花卉中心,4个医疗机构、1个学校、1个工地。

住在这周边的人,恐怕要哭了。

上面这张图,中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密度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

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

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

倒不掉,给水加个盖也成

不清干净积水

那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蚊子!

最后提醒大家

现在正值夏秋之交

蚊虫依旧很多

还是要做好防蚊准备

▌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香医生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