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汲取民声民智,助推平安佛山建设,今年6月,在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期间,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佛山日报共同推出“守护佛山百姓安全,献策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专栏,并公开向社会征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机制建设等意见建议。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主办方累计收到652篇征文投稿。历经层层筛选,部分优秀文章脱颖而出,并将在《佛山日报》、佛山+、“佛山应急管理”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刊登发表,欢迎广大市民垂注。
做个有安全感的佛山人
作者:禤静妍
作为一名佛山人,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佛山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佛山人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要保障佛山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市民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更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笔者认为,联动社会各届精英,构建佛山企业-校园-社区-公众安全教育体系,开展普惠性安全震撼性教育和技能训练,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与时俱进、代代传承,那么,“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不是梦。
据统计,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不到1%,而在德国能达到80%,法国40%。国外的急救技能普及率这么高,主要是利用街道、公寓、企业、学校、电视媒体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每年都会组织消防演习,在活动教会人们救人自助的基本方法,很大程度地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可以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构建完善的社会公众安全教育体系。
建立安全风险云数据,滚动更新发布安全风险信息。
联动社会各届精英,滚动收集、分析整理佛山地区的气候、地质、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各行各业在所属季度、月度、地段易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预防措施、应急救援办法。建立安全云数据,梳理安全预控作业指导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安全急救演练或技能培训,并向社会公众做好风险提示。
根据佛山地区自然气候与人文因素梳理不同季节、月份发生的事故灾害,例如春节期间烟花炮竹燃放事故;夏季的洪涝灾害,台风、龙卷风灾害;雷雨季节的雷击事故、路灯雨天触电事故、城市内涝涉水事故等;暑假学生季野泳、登山或居家安全事故;蛇虫鼠蚁蚊蝇及流行病的传播;秋季的森林防火,冬季取暖用电设备、热水器事件等。
各级政府可以针对自身特点,围绕发生过的事故案例,梳理辖区的重点安全区域,指导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风险排查和预控,如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城市排水管道排污清淤工作,避免城区水浸引发涉水伤亡事故,做好雨天路灯漏电风险的排查等。
通过电视、电台、网路、社区、企业、学校的各类媒体做出安全提示或风险预警,有条件的开展演练和技能培训。
构建佛山企业-校园-社区-公众安全教育体系。
建议教育部门要把安全教育、生存技能作为校园第二课堂纳入教育大纲,修编公众安全通识教材。
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循序渐进编制教育大纲,让学生熟练掌握求生技能,学会自救和他救,从而反哺家庭反哺社会,提高佛山居民安全防控本领。
例如日本是地震带国家,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防灾防震的安全教育,先后出台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与指导中小学开展防灾与安全教育。如《教育基本法》《灾害对策法》和《学校保健安全法》等。把防灾与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都有机地融入到其他课程中,要求学生认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自救与他救。
参考日本做法,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根据安全教育大纲,循序渐进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通过震撼教育、实地演练、参观体验等方式寓教于乐,督促学生完成一整套的安全风险识别、防灾避险、掌握救人自救的技能。例如幼儿、小学阶段,教育他们和陌生人SayNo,结伴而行不走偏僻的道路,防止诱拐和侵害,遇到被困电梯、有人受伤、火灾时,能掌握急救电话的应用等。在初、高中的保健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触电事故、地震雷击等震撼教育,了解掌握有关止血法、包扎法、心脏复苏法等应急救援的方法。大学生可以针对野外求生、交通事故、触电事故、溺水、毒蚁毒蛇叮咬等救人自救方式的模拟演习。通过校园安全教育这个规定动作,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安危意识和生存自救能力的佛山人,整体提高社会大众安全素养,真正做到人人保安全。
政府主导协调机关团体、社会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有识之士,通过各行业党、团青年志愿服务的形式、点对点结对的方式、把安全急救知识送社区、送校园,针对安全云数据显示的易发安全隐患开展安全宣讲。
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扶持并指导本地的消防部门、交通部门、供电企业、地质气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事故灾害体验馆、场景模拟体验室等,建立一批安全教育基地,让社区民众可以预约参加家庭体验、亲子体验等活动;也可以作为学校、单位、社团的安全教育打卡地。
对完成安全教育学时并通过急救技能考核的居民和学生,颁发相关证明或荣誉证书。对主动开展公众安全教育导师设立诸如“安全守护天使”等的嘉奖,在佛山营造尊重生命,守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这等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医书《素问》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我们联合各界社会精英综合治理,防微杜渐,构建佛山企业-校园-社区-公众安全教育体系,把风险意识切入生活、植入教育,让安全理念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安全技能应用到佛山人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安全事故必然会扼杀在萌芽当中。生活在佛山这片热土的人民都会自豪地说,我们都是有安全感的佛山人。(本文有删节)
供稿 | 调查统计和宣传科
编辑 | 李漪琳、林锐峰
责编 | 郑汉文
总编 | 冼碧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