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珠海市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以来,我市积极推动46个示范点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各类社会资源,整合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打造“1+1+N”综合服务平台。一年以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在公共服务、空间营造、社区协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等方面具有可借鉴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基层治理样板社区。
“林书记,好几天没见你了。”“林书记吃过饭了吗?”香溪庄的居民们见到康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进醒,都如同见了熟悉的朋友般热情地打起招呼。一路上,社区内孩子们在庭院嬉戏玩耍、老人们在凉亭乘凉、青年人在社区体育场打羽毛球乒乓球......社区充满欢声笑语,营造出邻里和谐友爱的温馨氛围。
看了康宁社区如今的变化,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香洲区的“老大难”社区之一!康宁社区辖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内有6个居民小区及3栋独立居民楼,常住人口1.2万,是一个人口密集型大型老旧社区。辖区困难群体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物业管理困难,社区治理也困难重重。
为此,康宁社区党委、居委会结合党建网格建设,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别成立了3个网格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党群共治”“三联三+网格法”优势,延伸党员义工、辖区单位、群团组织等服务范畴,形成了党员和群众密切联系,机构和居民良好互动,居民和居民友好相处的自治空间。
资源整合一站多能
社区服务优质多元
“只要去党群服务站,就能寻求到我想要的帮助,不用四处奔走,既方便又省心。”在第二网格小区居住的陈阿姨说。以第二网格为例,党群服务站功能包括总支部委员会、业委会、社区议事、物业管理处、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应急联防队、社区艺术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一站多能,为党员群众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同时,为了更具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引入了“一网格一特色”的工作理念,根据辖区特征和居民实际需求设置服务功能。如第一、四网格小区长者多,党群服务站就大力开展老人日托服务、健康养老照护、爱心饭堂、爱心面包等项目;第三网格小区残疾人、儿童和青少年较多,党群服务站就设置了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还设置了家风家训传承室及儿童滑梯、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等设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康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进醒介绍健康小屋
以居民议事为抓手
推进社区协商民主
过去,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监管,第二网格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矛盾严重。为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脏乱的通病,康宁社区党委会、居委会多方协调,按照规定协助第二网格的业主们成立红色业委会,林进醒说:“业主和居民才是小区的主人,通过党支部和红色业委会引导,居民树立了正确的社区管理意识。”
现在,业委会主动协调居民同意适当增加管理费,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并通过建立业主群等方式,动员居民共同监督,确保物业管理服务的品质。
礼仪楼、文学楼、和谐楼......在第二网格内,有几个楼栋单元的名字十分特别。林进醒解释说:“解决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后,社区党委从去年开展‘美丽楼道’建设,经业委会、楼栋长、居民议事协商表决后,大家自筹经费集资参与楼道美化,居民们自己决定所居住楼栋的美化方案,自己命名楼栋单元的名字。”目前已有4个单元完成了升级改造,还有3个单元的改造方案正在申请中。
未参加“美丽楼道”建设的单元内部电线走线凌乱
参加“美丽楼道”建设的单元内部电线走线焕然一新
瓷砖要不要贴,窗户要不要换,电梯要不要加装......单元的居民们为了能照顾每户的需要,每一个议题的协商讨论往往不少于10次。在协商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邻里间的接触与沟通,还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带动群众参与治理
71岁的荣树龙是第二网格党总支委员、北区党支部书记,也是定期值班的党员志愿者。每次值班巡查时,他都会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一边随手捡垃圾,一边和路过的居民打招呼。看到老人辛苦地捡垃圾,居民们也都自觉爱护环境起来。“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要起带头作用。”当有人劝说荣树龙休息时,他都会这样说。
为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引导全民参与社区治理,康宁社区党群服务站召集党员志愿者,每天安排党员分工对每个网格巡查,确保“一周7天都有党员值班,随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
在社区党委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康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如今,康宁社区有志愿者130多名,核心义工30人,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2018年台风过后,多个小区一片狼藉,志愿者们连续14天从早到晚清理小区街道,受他们影响,越来越多的居民一起加入到街道清理工作中,共同为自己的小区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在市、区、街道及民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康宁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以“小网格”构建“大党建”,着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与依法治理模式,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区、街道荣誉150余项,引领了社区自治新典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