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
历史
剧情
战争
★★★★★
电影《八佰》8月21日正式上映,它被称为“华语战争片的新高度”,这是13个月念念不忘的回响,也是国产电影在压抑下一次振奋人心的重启。
为什么今天要讲《八佰》呢?
这是一部国产战争片
“哭”,是好评中最高频出现的词
《八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部电影,与梅州息息相关
它讲述了淞沪会战期间
“八百壮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
阻击日军的故事
在这次战役中
中方指挥战役的团附谢晋元是梅州蕉岭人
电影 · 剧情
我们都知道,足足14年的抗战,血泪要远远多于胜利的号角。《八佰》就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又不得不承认失败的战场。时值1937年秋冬,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东北、华北相继沦陷,作为华东重镇的上海濒临失守。
此时,中国军队大部已经从上海撤守,唯独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处,留下一个加强营固守,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展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留守的任务交给了第88师524团的一个营。这支由团附谢晋元领导的守军只有四百多人,但为壮声势,对外号称有“八百人”。他们的任务是:死守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当时上海四家大银行的储备仓库,这栋五层大楼的西面和北面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东边是租界,南边则是一条苏州河。 背水一战,四行仓库是绝地,是孤岛。 “八百壮士“,在死局中坚守了四天四夜。 与四行仓库只有一河之隔的对面是暂时置身战争之外的租界。
北岸,是四行仓库,枪林弹雨、孤军搏命、血肉横飞; 南岸,则是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霓虹闪烁、歌舞升平。 让南岸的人看到北岸的兵还在坚守,是这场死战最直接的作用。 而四天四夜,八百壮士的战斗吸引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2020年清明前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
推出的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
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
其中有一集《血捍山河 谢晋元》
就讲了这一段历史
在电影《八佰》中,八十八师五二四团铁血团长谢晋元成为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
当时不过32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本是广州国立高等师范的高材生,20岁毕业后却选择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屡建奇功,最后成为这支“敢死队”的带领者。
这位满口蹩脚广东普通话的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2旅担任旅部中校参谋主任一职。而为一心杀敌,谢晋元决定将妻子凌维诚送回广东原籍。他对妻子说:“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之素志也,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
“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中国还有希望!这是电影八佰团长谢晋元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谢晋元在战斗动员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谢晋元简介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
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
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晋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介石誉其“精忠贯日”。
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图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
2014年,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英雄已逝 · 精神长存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蕉岭县委、县政府拨专款于1998年、2005年、2009年按原貌对故居进行修缮。2002年,谢晋元故居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解谢晋元抗日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
行走在梅州蕉岭,可以发现不少纪念性建筑与谢晋元有关,如晋元大道、晋元大桥、晋元中学、晋元纪念亭、谢晋元纪念馆等。时隔80多年后的今天,在谢晋元故里,他抗日爱国的英雄事迹,仍旧时常被人们讲起,以激励后人。
谢晋元故居(林剑湧 摄)
谢晋元纪念馆(魏智海 摄)
英雄已逝 · 精神长存
不容忘却
我们将开辟系列专题
为大家介绍民族脊梁
谢晋元
敬请关注和期待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视频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