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总结表彰暨总决赛参赛动员活动在广东省教育厅举行,73个金奖项目将代表广东省出征全国大赛。
本届大赛金奖得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永飞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的团队,从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手中接过了出征的旗帜。王永飞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总决赛,我们每一支参赛队伍都将全力以赴,展示广东高校‘双创’的过硬实力。”
核心竞争力是团队走得更远的关键
省赛金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王永飞的参赛项目是“金磁海纳——全球高性能纳米晶磁芯开拓者”,他的目标是带领参赛团队,致力于开发生产中国人自己的磁芯。
此前,王永飞在国外做技术交流时,就感受到中国技术和产品的影响有限。他回国之后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并到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希望通过参赛获得投资,将生产线扩大,尽快将产品产业化落地。
“我们研发的全球高性能纳米晶磁芯可以把多余的杂波过滤。”王永飞说,比如用到新能源汽车的场景,就可以实现一边开车一边听歌一边语音通话,多种功能同时使用、互不干扰。”
此次省赛斩获金奖,王永飞认为是“技术先进性”打动了评委。他介绍,在创新创业大赛里,科技是最重要的硬实力,同时这个技术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具体体现在产品的先进性。有了领先的技术,再把它更好地产业化推广出去。“好的产品”和“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可以打破国外垄断,替代国外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
王永飞说,团队为下一阶段比赛设立的目标是争取能走到现场赛阶段,拿到全国前三名。他认为,创业无坦途,挑战无止境。未来将更专注于将公司打造为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为中国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省赛参赛项目和人数均有较大增幅
近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刚刚落下帷幕。经过角逐,最终决出金奖73个。其中,高教主赛道32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1个,职教赛道20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40家高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此外,萌芽赛道中共有9所中学的10个项目获得创新潜力奖项。
本届省赛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据主办方介绍,全省共有214所学校报名参赛,其中高校155所、中职中专学校59所。参赛项目15.7万个,参赛学生67.4万人次,分别为第五届大赛的1.9倍和1.87倍。参赛项目数量和参赛学生人数均有较大增幅,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介绍,学校将举全校之力,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活动组织和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为大家呈现一场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中国的“互联网+”大赛。
据悉,届时将举办“1+6”系列活动。其中,“1”是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6”是6项同期活动,包括“智闯未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智创未来”全球创新创业成果展、“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峰会、“智联未来”全球独角兽企业尖峰论坛、“智享未来”全球青年学术大咖面对面、“智投未来”投融资竞标会。
【记者】杜玮淦 实习生梁嘉颖
【通讯员】粤教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