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古韵凤城”,用镜头“发现大良,最高奖3000元

顺德文艺
+ 订阅

清晖园、西山庙、钟楼、双塔……说起大良的文化地标,生活在大良的市民,准能说得上不少。

为活化大良古韵,传承凤城文化,大良街道办事处整合大良美食、旅游、互联网等行业的资源优势,从21日起推出线上线下开展的“岁月留声 古韵凤城”系列活动,邀请市民一起“发现大良”,发掘并传播大良这一顺德文化原点的古韵魅力。

一山一桥皆有故事

大良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清晖园、宝林寺、西山庙等名胜古迹,也有顺峰山公园、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等著名旅游景区,有广绣、粤曲、鱼灯、咸水歌等非遗项目,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华集邮名镇”和“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行走在大良老城区,一座山、一座桥、一个码头、一个庙祠、一条老街,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你可知道华盖里商业街旁的小山是竹左岗,为凤山的西南脉,不是华盖山?华盖山在中环公园处。当时华盖山高三十多米,与中山、梯云山、登俊山、拱北山遥遥相对,如五星拱城。华盖山前有碧鉴街,后有隔岗山,下有碧华洞,斜出为华山里,状如华盖,故名华盖山。

坐落在碧鉴河上的九眼桥每天都车水马龙,但它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风云。九眼桥古称“伏波桥”,它得名于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曾搭桥运兵,追击南越宰相吕嘉这一历史事件,它是顺德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充满历史色彩的一座桥梁。昔日的大良,水网交错。除了伏波桥,在明代还有南薰桥等16座。在清代,还建成绿湾桥等12座。

在碧鉴海旁的果栏路口,矗立着重新修建的“大良第一码头”牌坊,以及重现码头生活场景的雕塑。昔日,当地人可从码头乘船直达广州、香港等地,大良“第一码头”是当时顺德重要的交通、运输口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码头因公路的高速发展而渐渐失去效用并慢慢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如今,休闲的市民、慕名而来的游客只能在那凝固的雕塑前去接驳散落的记忆碎片,在凝望那宁静的河面时,耳畔隐约响起那早已远去的“卜卜”渡轮声。

始建于明代的西山庙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曾是当地民众寄托信仰风气之所在,解放后,它曾为刺绣工艺厂和西山小学部分校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翻修,瓦脊上的双龙戏珠、独占鳌头等陶塑呈现出清代石湾陶瓷的典型风格和艺术手法,而双龙戏珠更为清代佛山文逸安堂文如璧后人的精心佳构,生动活灵。西山庙右侧本为三元宫,两庙相通,一直是博物馆展厅。它是顺德大革命时期最早的县级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1996年设“顺德县农军干校”展览场地,如今,经过改造,已成为大良街道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座城市总有一两条来见证其历史变迁的老街。华盖路步行街从明代开始便是城市中主干道之一,几百年间,它不仅浓缩了顺德城乡经济的兴衰浮沉,印记着一代代顺德人的欣喜悲戚,更在今天发展成一个充满现代城市气息的商业地带。

作为岭南粤菜发源地之一,大良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美誉,是“中华餐饮名镇”,经常举办“顺德美食节”等文化美食活动,有大良炒牛奶、大良野鸡卷、金榜牛乳、大良崩沙等著名小吃,2020年大良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文化凤城”已成品牌

作为顺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良历代才俊辈出,创造出繁盛稳定的经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良文化愈发沉淀,散发出其穿越历史的光华。

2000年以来,大良积极推进“文化凤城”活动,潜心打造社区文化,着力推动文化经济深层融合,催生出旺盛长久的文化消费。钟楼公园文化广场、梁球琚图书馆、凤城老年大学等现代文化设施纷纷出现,其密集程度与文化档次均引人注目。2003年,大良举办首届“时尚顺德,魅力凤城”嘉年华,将顺德的美食、旅游、文化资源高度集中,并成为城市文化盛会。

近年来,“文化凤城”更令大良成为珠三角地区引人注目的文化重镇。各类顶级油画、高雅音乐会纷至沓来。中国第一个中华集邮名镇、中国第一个中华餐饮名镇、全国首个镇街级就业促进会等荣誉的获得,折射出大良这座古城正焕发着澎湃的生机与活力。

在复兴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大良更是动作频频。深入乡村挖掘历史与民俗文化,开展“凤城讲古”系列活动;守护历史遗存,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对西山庙、钟楼等进行修缮;推动牛乳制作技艺、红米酒制作技艺、大良鱼灯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遗;开展广绣、鱼灯制作培训班,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清晖园片区的升级改造,作为撬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的项目,近年更是受到顺德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清晖园、宝华巷及原华侨中学地块等周边区域升级改造,一体考量、整体提升凤岭山、华盖山、大良河资源,构建清晖历史文化核心区、钟楼城市门户区、华盖活力文体产业区、滨河古韵生活体验区四大板块,打造“清山河宴”、魅力十足的顺德古城,建设大清晖都市文化圈。

今年顺德两会期间,区人大代表、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叶善楷表示,大良要将顺德红岗科技城与顺德港澳城(顺德港组团)、顺德古城(以清晖园片区为核心)联动建设,“三城”联动,比翼齐飞,推动大良高质量发展。

按照“品质大良·文化凤城”的城市文化定位,今年,大良将商贸文化、美食文化、教育文化、状元文化、体育竞技整合打造为“乐赏凤城”、“诗意凤城”、“古韵凤城”、“活力凤城”等品牌。

近期,经过全面修缮的钟楼再次开放。位于大良城区闹市的这座钟楼,参与并见证着五百多年岭南壮县的不凡历史。已连续多年开展的“凤城讲古”系列活动今年将在修缮后的钟楼讲述状元文化、书院文化相关的故事,此外还计划围绕“锦岩月夜”、金榜-莘村大街等开展讲古活动。据悉,金榜-莘村大街的活化提升已提上议事日程,10月份将现场动工。该条大街里有500年历史的北帝庙,有传承五代的牛乳制作技艺,还藏着300年历史的“青云文社”旧址。

今年大良街道还聘请专业团队,围绕陈邦彦、李民智、大门党校等线索,深入挖掘、整理与大良密切相关历史人物和革命文化等史料,将完成凤城故事基本内容的收集、整理、归档;计划通过以一本书、一套音频集、一批志愿者、一组二维码、一套漫画、一批文创产品为载体包装凤城故事;改造提升人民礼堂、梁銶琚图书馆、西山庙、锦岩公园等标志性文化阵地。

凤城古韵邀您传播

为活化大良古韵,传承凤城文化,8月21日起,大良街道办事处将整合大良美食、旅游、互联网等行业的资源优势,推出“岁月留声 古韵凤城”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将依托H5平台举行,邀请大良各大旅行社金牌导游参与,打造凤城旅游新星,拉动旅游业发展。同时向市民征集拍摄短视频,通过市民以各自的视角看凤城,挖掘并传播凤城古韵。

8月21日-9月27日H5上线期间,主办方将联动大良各大旅行社、协会及市民,举办“发现大良”导赏短视频大赛。市民朋友可围绕家风家训、村居轶事、非遗传承、名人典故、历史建筑、凤城美食等凤城文化相关主题创作1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为家乡文化代言,一起擦亮凤城文化新名片。

据悉,为增进市民对凤城文化、凤城美景、凤城美食、凤城旧事的了解、认识,主办方将在线上平台分享宣传片及本土文化专家解读视频。参与作品的拍摄手法、器材不限,作品上传成功后,还可以生成个性海报分享给好友助力。

经评委团综合评选出的获奖市民,不仅可获得最高3000元的现金奖励,还有顺德欢乐海岸PLUS家庭套票(2大1小),一等奖的获得者还可获星级酒店双人自助餐、星级酒店大床/双床房一晚。除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外,获点赞数前50名的便可获得纪念礼品一份,获一、二、三等奖作品的点赞市民还有机会获得主力奖,投稿视频最多且有效的参与者还能获神秘大奖。

根据大赛获奖视频所对应的地标点,主办方将串联成线,制作成“发现大良”旅游推荐图,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发布,通过“大良文化”、“在大良”等平台线上宣传,及线下的各大旅行社、景点派发,供游客参考游览,感受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旅行社也将据此策划精品路线或推出相关优惠套餐,向旅客讲解凤城故事。

除了参与拍摄视频传播凤城魅力外,市民还可参与“‘潮玩凤城’旅行记”线上游戏,线上打卡关于凤城旅游、美食、文化等”凤城印记”的打卡点,即有机会获得商家优惠券或代金券。

据主办方介绍,“古韵凤城”是大良街道办2020年重点打造的文化IP,意在活化大良古韵,传承凤城文化,同时将为大良本土优秀品牌,带来全新活力。“大良文化”微信公众号将发布商家招募推文,热爱凤城文化的商家可以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推荐自身独特的产品,共同提升活动影响力。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属H5小程序二维码,了解详情)

素材来源:在大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