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了机票组合险,航班取消导致出行时间比预计晚了7个多小时,却无法理赔?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法学研究生焦军平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赔付保险金额300元。8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作出判决,认为焦军平的情况不属于延误,且不符赔付取消险条件,驳回了焦军平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此案焦点系保险事故是否发生和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涉事的易安财产保险公司辩称,承保航班实际发生取消,不存在航班延误,而被取消的航班是在起飞前一天告知被保险人的,航班取消责任亦不能成立。因此,公司不应承担理赔责任。
8月20日,焦军平告诉南都记者,他已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上诉。
事件:起飞前一晚被告知航班取消,耽误超7小时无法理赔
焦军平向南都记者提供的民事起诉状显示,2019年7月23日,焦军平一家三口在去哪儿网上购买了3张从“南昌—北京”的机票,起飞时间为2019年9月2日7时。
与此同时,他们也购买了3份组合险,显示航班到达延误3小时(含)以上赔付300元、航班计划起飞时间后取消赔偿100元等保险责任。航班延误与取消责任不可兼赔。
为合理安排登机时间,焦军平2019年9月1日上午到达南昌。当天20时许,他收到航班取消的消息。
为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带来的损失,焦军平改签了该航空公司时间最近的一个航班,导致出行时间比预计晚了7个多小时。去哪儿网客服告诉焦军平,理赔短信将于航班起飞后5个工作日内发送至他的手机。但直至9月12日,焦军平都没有收到短信,联系客服则被告知他的情况不属于理赔范围,不予理赔。
航班取消后,焦军平改签了机票。
焦军平表示,根据《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程延误综合保险条款》中的释义条款,“延误时间”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是自飞机原定出发时间起至飞机实际起飞时间,或至航空公司安排的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出发时间为止;二是自飞机原计划到达目的地时间起至飞机实际到达目的地时间,或至航空公司安排的替代性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时间为止。
他认为,上述合同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应作有利于保险消费者的解释。因此,按照解释一,他原本要乘坐的7点航班被取消,改签为当天14时20分的航班,但其中相隔7个小时20分钟,已远超过3小时的赔付标准,保险公司应当予以赔付。
保单明细。
在与多位保险理赔专员进行沟通无果后,焦军平决定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起诉易安财产保险公司,要求其赔付保险金额300元。
一审:法院认为不构成理赔条件,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2020年8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焦军平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焦军平为其购买的航班向易安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个人航空综合保险,易安财产保险公司出具《个人航空综合保险单》予以承保,双方之间建立了合法有效的保险合同关系。
民事判决书截图。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保险事故是否发生、易安财产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保险赔偿责任。焦军平所乘坐的航班实际发生了取消情形,结合保险合同有关航班取消险的保险责任约定,只有在航班计划起飞时间后发生取消,易安财产保险公司才应当承担保险赔偿责任,而焦军平所乘坐的航班实际取消时间为2019年9月1日,在计划起飞时间之前,显然不属于航班取消险的责任范围。
而焦军平关于易安财产保险公司应承担航班延误险相关保险责任的诉讼主张,法院认为,交易订单明确载明“航班延误与航班返航或备降或取消责任不可兼赔”,承保航班实际发生了取消情形,显然无需适用航班延误险的相应条款。且法院表示,有关延误时间的相应界定标准是被保险人乘坐的原航班或航空公司安排的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实际起飞或到达时间,该约定内容并无歧义。
此外,承保航班被取消后,焦军平通过去哪儿网提供的退改链接自行选择替代航班,属于其个人在航班被取消后对行程做出的自行安排,其最终选择的交通工具并不属于“航空公司安排的替代性交通工具”,亦不构成航班延误险的理赔条件。因此,法院驳回了焦军平要求易安财产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额300元的诉讼请求。
后续:原告已提起上诉,认为保险条款存在模糊地带
对于海淀区法院的一审判决,焦军平并不认同。8月20日,焦军平告诉南都记者,他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去年我搜集了很多资料,我预感这件事在法律上是公众非常关心的。”焦军平认为,自己的解释符合普通社会大众观点,且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保险条例的整体而言都站得住脚。
焦军平告诉南都记者,他对比了其他5家保险公司关于航班取消和延误的规定发现,它们和易安财产保险公司的规定并不一致,也就是说后者的规定并非“行规”,因此法院所认为的,易安财产保险公司关于航班取消和延误的理解不存在争议,还有待商榷。
“即使此理解没有争议,也可以说明该保险条款的设置是不合理的,按照此设置和理解,航空延误险和取消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保险公司所理解的理赔的情形几乎不可能发生。”焦军平说。
焦军平表示,虽然保险公司可自行设置理赔条件,但前提是必须尽到提醒义务,或者说它的条款必须是无争议的,不能存在模糊地带。“在我们平常购买保险的主页面中,都是标识延迟多久赔付,航班取消赔付,即使点击相关链接可得到具体条例,但仍是不清楚的。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他们是没有这样的判断力的。一方面设置了不清晰的条款诱导消费者购买,理赔时再告诉消费者条件有多么苛刻,这是不合理的。”
焦军平说,他会坚持把诉讼进行到底。
采写:实习生 郭美婷 南都记者 诸未静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消费研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