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1885 阅读时间:4min
家暴,无论如何美化,都无法掩盖它的残忍与血腥,两者结合起来被大肆模仿的家暴妆,完全是扭曲的审美取向,本质上已经不是美,而是对遭遇家暴重拳女性的蔑视,是缺乏同理心的体现,是丧失底线的过度娱乐化。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家暴妆流行背后的深思。
▼
(IC photo/图)
在美妆圈里,仿妆盛行已久。“港风妆”、“欧美妆”、“蜜桃妆”、“咬唇妆”“锦鲤妆”……然而在最近这段时间,一款“家暴妆”莫名其妙地火了起来。
看到这类仿妆,简直一直黑人问号,家暴妆为何能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为什么有人要化这种妆呢?
家暴妆火了!
如果追溯,几年前“家暴妆”就曾走红过。在2015年11月25日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国际日,艺术家aleXsandro Palombo为了鼓励女性自我保护,为一批女明星的天选之颜PS上了各种淤青伤痕,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安吉丽娜·朱莉、麦当娜、艾玛·沃特森等。每张图片还配置了一句slogan:“生命本可以是一场童话,只要你打破沉默...”以此来呼吁更多人关注家暴问题,同时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保护自己。
今年4月,国外的一位网红也发起过#Mug Shot#挑战,大家都化成“战损”的模样,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狂放不羁,但一位美妆博主James Charles的言论却让整体翻了车: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睫毛弯弯。
这则发文引发了国外网友的集体不适,纷纷指责这是在美化家暴。而家暴仿妆的风也由此吹到了国内,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家暴仿妆潮流。小红书上,相关教程千余篇;微博上,有人在话题下打卡晒图;B站上,仿妆教学视频也不少。某应用软件,甚至直接蹭热点,出了一个“hurt”的贴纸,让用户一键即可get家暴妆,还有商家趁机蹭热点,推出家暴妆眼影搭配盘。
怪诞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有网友乐呵呵地表示“化了最近流行的家暴妆,朋友以为我被家暴了,哈哈哈。”“笑死我了,画了家暴妆,朋友圈爆了”,诸如此类的话语,带着自己化妆能够以假乱真地沾沾自喜,看了之后,让人心生寒凉。
由此招惹出了关于家暴妆的是非争论。有观点认为没必要上纲上线,不就是化个仿妆吗?还有人觉得这是暴力美学的行为艺术。
这类看法乍听之下好像没啥毛病,但要知道家暴是确确实实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许多女性正在遭受苦难。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平均每 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全国 2.7 亿个家庭中,30% 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 15.7 万妇女自杀,其中 60% 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关于家暴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仿妆博主宇芽被家暴,伤情严重被送医院;四川广安女副区长被家暴致死;河南商丘一女子因不堪忍受家暴而跳楼……
被家暴女性在遭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一些网红博主却以此作为噱头,博人眼球,希冀获取更多关注度,得到更高的利益。当流量与关注度成为终极诉求,三观与底线也被抛弃,画风走向扭曲。
(IC photo/图)
过度娱乐化之家暴妆
其实在最开始的家暴仿妆确实是在反家暴的前提之下,以妆容的血腥、伤痕的浓重来警醒世人。但不知道从何时起,有网红以“超酷的家暴妆,跟风来一波”作为标题发布笔记,还有博主在仿妆之后,特地发出来炫耀“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还有人也跟风模仿,认为家暴妆是与众不同的个性style,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
从古语的女为悦己者容到现代女性为自己代言,化妆无论其目的在何,一直都是女性魅力提升的展现形式之一,它是带有着愉悦的性质,是美的表征。而家暴,无论如何美化,都无法掩盖它的残忍与血腥,两者结合起来被大肆模仿的家暴妆,完全是扭曲的审美取向,本质上,已经不是美,而是对遭遇家暴重拳女性的蔑视,是缺乏同理心的体现,是丧失底线的过度娱乐化。
在家暴妆的留言区,“这个好绝”“我天,太惊喜了”“我爱了,啊啊啊啊啊”的评论,更说明家暴妆并没有实现反家暴侧意义,反而让整体失焦,抵制家暴的初衷被忽视,好玩厉害却成了传播最广泛的热梗,很多人在模仿欲的助推之下,跃跃欲试,完全没有思考过这种行为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一场病态、怪诞的网络狂欢由此缔造。
并且家暴妆并不是所谓“别出心裁”的化妆创意,也称不上是 “暴力美学”的艺术手法。家暴,是一件恐怖而令人发指的事情,把别人受的伤拿来置换流量,完全没有顾及哪些遭遇家暴的弱势群体的感受,带有消费他人苦难的嫌疑。想想被家暴的女性看到这类仿妆,将是怎样的心情。
那些伤痕累累,都是被家暴女性遭遇苦难的证据,是痛苦的标志,是不想再触碰回忆的噩梦。但到了部分美妆博主手上,则是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技巧,是其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表现。何其讽刺。
我们怎么能在他人的苦难面前背过身去呢?即便我们无法对挣扎在家暴泥泞中的女性伸出援手,也不该跟风家暴妆这种行为,在对他人痛苦的熟视无睹之外,还更进一步往他人伤口撒盐,这无异于二次伤害。
应当明确的是,家暴不该沦为娱乐的附庸,在这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有些玩笑开不得,有些底线也不可逾越。对家暴,我们应该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而对于家暴妆,也不该无脑追捧,大肆宣扬。家暴妆很酷、很美、很潮流?抱歉,这种美我实在欣赏不来。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