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改有两个“操盘手”。
郑理光和孙喜琢的背景很相似,都具有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的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都是由优秀的临床医生走上管理岗位。郑理光一直在罗湖区坚守。早在十几年前任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时,他就曾和辖区的8家医院(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组建了松散型医联体。这场改革给他留下的经验,被带进了罗湖医改。孙喜琢此前一直在东北工作,做了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院长,是全国优秀院长。如何把医院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病人,他俩都是熟手。在职业生涯下半场,他们选择调转方向,尝试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在这场医改实践中,他俩互为AB角。相同的经历,带给他们的是无与伦比的默契。重大的决定,往往是在出差开会的旅途中,稍一交流就达成共识了。
无
链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0-08/20/content_7899878.htm
老百姓的健康指标没纳入考评,这有问题
南方日报:罗湖医改一开始定下的目标,就是探索医疗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5年来,您认为这条路走通了吗?改革的成效体现在哪些地方?
孙喜琢: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通过罗湖医改,还有天长、德清、三明尤溪医改等探索,国家形成了这个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医联体网格化管理。这与罗湖提出以健康效果为导向,实施全社会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是相契合的。
我认为,罗湖医改这条路是走通了,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一个医改开展后,连续多年区域社区卫生诊疗量下降,而二三级医院诊疗量提升。仅凭这一个数据,就可以否定它,因为分级诊疗没做到,大病小病都去了医院。
罗湖医改5年来,罗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社康中心诊疗占集团总诊疗量的比例已升至49.25%;2018年,罗湖医院集团双向转诊中,下转数量24865例,超越上转的20844例;2017年以来,罗湖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以来,罗湖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8年,罗湖区手足口病发病数较2017年降低9.97%;罗湖区人民医院医保患者自负比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看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南方日报:“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改革难在哪里?“强社康、强基层”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喜琢:以健康为导向为什么难?我认为是政绩观的问题。建医院看得着,但让老百姓更健康,短期是看不见的。没有老百姓会认为,我健康改善,是因为你。我们现在对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考核评价,没有老百姓的健康指标,不会考虑这些。我觉得是这里出了问题。
一是成绩看不见。建一个医院,钢筋混凝土一上、资金一堆,就起来了;增加多少张床位、建设多少个学科、看了多少病患、做了几台手术,看得见。而以健康为导向,短期内看不到成绩。
二是需要长期坚持。医改是长期的工程,需要5年、10年、20年的周期,才能有效果。要坚持下去是很难的。
三是没有评价标准。国家有《健康中国2030》,但是没有把它真正纳入到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我们需要最直接的考核标准,例如计划中写了,小儿近视率每年要下降0.5%,就这么一个指标。如果有100个这样的指标,比如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导致的卒中、心梗发病率,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老百姓吸烟的比例等等。如果有这些显而易见的指标拿出来,那就有力度了,但是没有。
四是老百姓感受不深。对老百姓来说,当他病入膏肓的时候,你把他抢救过来,他谢天谢地,“你罗湖医院太厉害了”。但当他一天天变老,身体一天天变差,你说因为我的医改,你身体变差得慢了,个人有感受吗?没有感受。因为罗湖医改针对的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群体,是很多老百姓。所以,现在人们对健康、对疾病、对就医的认知和文化,也需要时间转变。
罗湖医改要平衡政绩要求,以及对区域内居民健康水平的追求,这个确实很难。现在的环境是,医院做很多的手术,就能在国内、学科内有名气,人们看到你很厉害,能做这个手术。但是追求百姓健康,没有一个尺度去评价。
我们希望让辖区居民更健康,所以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教孩子们洗手,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式,手足口病发病率减少了,再用健康的习惯去影响家庭。我相信办法还有很多,罗湖还在继续探索。
我最担心这次疫情会引发新一轮医院建设浪潮
南方日报:近年来,除了建设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外,罗湖医院集团没有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孙喜琢: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次疫情会引发新一轮医院建设的浪潮。原本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医院的建设上。大家看重的是三甲医院数量、床位数量、收治能力。投入到居民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的钱却很少。
现在罗湖区人民医院的床位是901张,每年罗湖投入医疗的经费其实不少,在和深圳其他区域相比体量算小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不主张一个单体医院规模太大。
结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一个三甲医院1500张床可以收满,扩建到8000张床也照样可以住满。2018年,深圳每100个老百姓一年有18.2次的住院计划。除了孕产妇必须住院以外,深圳居民人口这么年轻,哪有这么多必须要住院的病?很多需求是诱导的需求,不是老百姓真正的需求。
如果罗湖区想建特大医院,还是能挤出地来的。实际上罗湖区人民医院院内的面积比较小,小的空间能不能把学科做起来,这是一大挑战。医院的手术量、团队建设、专家技术、管理水平,能不能让老百姓放心?我们花了好多力气在这些地方。
把老百姓健康管理好,让百姓少生病,自然不需要那么多诊疗资源。我希望,有一天医院不用再扩大规模,老百姓健康生活目标实现了,每千人有两张床位就够了。
我每年都很期待看到居民健康素养指标公布
南方日报:罗湖医改获誉无数,您最看重的是哪几项?为什么?
孙喜琢:我最看重的指标是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我每年都很期待看到这个指标公布。前几年,看到我们的小儿水痘、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那时候是最开心的。
医改最需要谁的肯定?当然是辖区的居民百姓。他们愿意接受健康管理,愿意到附近的社康中心去,和家庭医生交流,这是我们最乐于看到的。
我们为辖区居民提供肺癌免费筛查,这两天刚刚又查出5个早期肺癌。对于居民,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等到他肺癌晚期,我们给他用药、抢救,最后不到一年他就走了。而是早期就能够筛查出来,及时去干预、去治疗。让罗湖居民不得晚期癌症,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南方日报:您最欣赏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顶层设计上,罗湖医改下一步的关键在哪里?
孙喜琢:全世界范围来说,我比较欣赏英联邦和北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他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几个特点,一是建立了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
二是通过医疗保险、政府购买服务两种形式,把老百姓的医疗负担降得非常低,不担心治病的问题。但是使用医疗费时,老百姓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医疗保险做得最好、性价比最高的是德国,他们的医疗投入占到了GDP的7—9%。
在许多指标上,中国跟世界其他国家还有差距,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学习,在不断进步和提升。比如医改提出的落实分级诊疗。
现在的医联体、医共体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是罗湖这样的,紧密型的,唯一法人,还要以健康为中心。否则的话,大医院、医疗集团和社区卫生机构抢病人,只会让基层失去生存的空间。
罗湖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比如我们的糖尿病患者,真正纳入管理的只有一半左右;对健康人群,如幼儿园的孩子、中小学生,应该加强干预,使他们不要往亚健康发展。要真正实现全社会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
另一方面,现在家庭医生签约,我们是主动,老百姓是被动。能不能转变一下,让老百姓主动来找我们签约,开展健康的自我管理,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和教育,让老百姓愿意管理自己的健康,注意饮食、生活环境、心理问题,双方能达到一个互动的状态,这样就更好了。但是现在老百姓健康自我管理意识还不足,我们管理的面还不够宽,覆盖的人群还不够。
下一步,我们希望尽可能地把所有的资源都移到社区去,就是网格化健康管理。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这种模式,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夏凡 吕冰冰
【通讯员】 程芙蓉 陈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