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这些路名由来你知道多少?其实个个有段古~

广州越秀发布
+ 订阅

一个城市,一个地名

都有着属于她的意义

有时,走进一条街

就有对一段历史的回顾

你知道

越秀这些路

隐含着什么故事吗?

恤孤院路得名源于一间恤孤院。上个世纪初,东山口还是荒山野岭,有人在此创立恤孤院。年幼孤儿因此得以收容培养成才,恤孤院路也因此得名。

这条路所在的东山新河浦,保留了600多栋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复式洋房,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闪现着岁月的光影,镌刻着时间的味道。

诗书路,这条不过500米长的小路,却是广州城历史上文化气息厚重的地方之一。

诗书路名字的由来,颇有历史渊源,这里原叫诗书街,古时,诗书街附近是私塾聚集之地,因此有了“诗书”这一名。

“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诗书路的得名源于明代诗人张诩。他做了不过3年官,就以病为由辞官回广州,在此建亭诵诗。他诗书俱佳,德行高雅,所以其家一带后被命名为诗书路。

盘福路据说缘起侨商伍藉磐与夫人江福贞。他们捐资修建一段路,故用夫妻二人名字中的一字而合称。“磐福路”,“磐”后来讹写为“盘”。

执信路,是为纪念民主革命理论家朱执信而名。

他文武双全,最后被虎门军阀杀害。陈独秀挽朱执信的联云:失一执信,得一广东,得不偿失;生为人敬,死为人思,死犹如生!

百灵路之名,来自街中一间药王庙。人们盛传到此祈求有病找到好医生,百试百灵。因此把药王庙前的街道命名为“百灵街”,永远向医德高尚的医师致敬。

一德路得名因一德学社(最基层的教育机构)而来,这里也曾是鸦片战争期间反侵略斗争的主力。

说起一德路,不得不提的还有石室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是模仿巴黎圣母院而建,航拍之下是一个巨型的十字架。教堂的门窗都用琉璃镶嵌,光洒下来的时候,美极了!

纸行路,传说因其多手工纸作坊而得名。虽然无从考证,但纸行路此后的确成了笔墨纸砚的集散地。

人民南路的状元坊,名取自南宋高中状元的张镇孙。他为人清高,只得小官。后元军攻打广州,率兵顽抗。兵尽粮绝时,他以投降要求不得屠城,最后自尽而逝。

都说路名是城市的书签

拥有这些书签的越秀真是朴实又可爱

看完这么多有趣的路名

有没有你家附近的?

你还知道哪些有故事有诗意的路名?

在下方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 推荐阅读✔ -------------

编辑:方卓正

责编:翟晓雪

编审:刘荣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