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留言说我们的内容浅显易懂,也有朋友说我们思路发散,从古至今的演变梳理清晰,那么前几期的知识点您都掌握了吗?(脱贫攻坚常错字① ② ③ ④ ⑤)
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
继续跟随我们的专栏,
把工作中的常用字学扎实,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本栏目上期文章中,
小编分析了“继往开来”易写错成
“既往开来”的原因,
就是受到
“一如既往”“既往不咎”等常见成语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
由于同样原因,在很多人的笔下,
“一如既往”写错成“一如继往”的概率也很大。
在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各类报道中,
“继往开来”和“一如既往”
出现频率都是极高的,
它们甚至曾同时出现在
“《新闻联播》十大成语”榜单上。
希望我们最近两期的详细解析,
能够帮助大家从此不再误写误用。
上期我们已经从修辞手法和构词方法等角度,
重点辨析了“继往”与“既往”的区别:
“继往”是一个文言动宾短语,
表示继承前人的事业或道路;
“既往”则是一个名词,
表示过去、已往(或已往的事)。
由于“开来”也是文言动宾短语,
因此只有同类结构的“继往”能与之搭配,
成为对偶式成语“继往开来”。
而“一如”是动词(表示跟某种情形相同),
不能再与动宾短语“继往”搭配,
但却可与名词“既往”组合,
成为动宾式成语“一如既往”。
记住这种构词分析法,
平时遇到这两个成语就不会再搞混了。
接下来按照惯例继续回溯字源,
上期我们已经发现,
古人造“继”字时用了有趣的镜像翻转法,
其实“既”字也有着类似的演变过程,
下面请随小编去一探究竟。
既读作jì ,会意字,从“㿝”,从“旡”。
“㿝”的甲骨文
是“簋”字的初形,
从“㿝”表示高脚盆上盛有食物;
“旡”的甲骨文
像跪坐之人把脸向后转,
篆文
像面朝右的人在打饱嗝出气,
从“旡”表示人吃饱了要从食器旁离开。
因此“既”的本义是吃饱,
引申为“完成”“尽”“已经”等义。
如《左传》“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中的“既”字,
就是表示行为完成了。
而在“既成事实”“既得利益”“君子不究既往”,
以及“既来之,则安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等诸多成语中,
“既”的意思都是已经。
“既”的字形演变(图片来自网络)
和“继”的字形与其反义字“绝”
有着奇妙的对应一样。
“既”的字形也很可能是
源自其反义字“即”。
即读作jí ,会意字,
左边从“㿝”,表示食器,
这和“既”字左偏旁一模一样;
右边从“卩”,
我们上期分析“绝”字时曾提到,
“卩”的篆文
是跪坐之人的象形,
从“卩”就表示人坐在食器前准备进食,
是不是和“既”字右偏旁“旡”所会意的
完全相反?
没错,“即”的字义也因此与“既”字刚好相反,
是进食之义(引申为“接近”“开始从事”)。
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
“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字,
就是用了其引申义“接近”,
大家不能想当然地改成“及”字,
因为“及”只有赶上、达到之义,
并无接近、靠近之义。
而两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
“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
“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
显然都与“及”字无关。
“即”的字形演变(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我们可以作个总结,
同“绝”与“继”的造字思路一样,
对于“即”和“既”这一组反义字,
古人也是通过反转变形的方式加以体现,
这从“既”的甲骨文
与“既”的甲骨文
在右偏旁上的差异最容易看出来。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二者在动作表达上还是前后连贯的,
从“即”看到“既”,
古人从品尝美食到饱餐离去的场景跃然纸上。
扶贫方式千千万 这些工作话你知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关心老红军、“五老”同志和军烈属的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言传身教,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古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与10位老红军、军烈属和“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乡干部”代表座谈时谈到
小编的话
“错别字别错”继续推出一系列扶贫工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的辨析,欢迎大家把平时碰到的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发给我们。谢谢!
本期主创丨杨明珠 影子 黄燕嘉
执行策划丨蒋玉
栏目统筹丨曹建民 蒋玉
精彩回顾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①:甑别?甄别!千万别闹笑话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②:你还在用“戮力同心”吗?已经out了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③:绿水青山奔小康,千万别写错山qīng水秀!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④:“再接再li”原来大有学问,你知道吗?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⑤:“ji往开来”,古人造字很硬核
错别字别错丨只错了一“点”?一“点”都不行!
错别字别错丨马奶奶遇到了冯奶奶,差了两点
错别字别错丨考眼力了!看起来真的很像,细分析个个不同
错别字别错丨写错这个字,慈禧老佛爷第一个不答应!
错别字别错丨自古“里”“裏”不相同,莫再傻傻分不清
统筹丨张蓓蕾 刘龙飞
编辑丨李卓华 莫群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