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大教授袁奇峰:三水可打造园区工业化+新城的“产城融合”模式

南方+ 记者

image.png

“三水可以走政府主导的‘高质量发展’ 之路,打造园区工业化+新城的“产城融合”模式,建设更好的城市,实现更好的工业化。”8月18日,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作主题发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展望“城市三水”的发展方向。

袁奇峰首先回溯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空间格局:“一个湾区+两大都市区”。其中,两大都市区包括了环伶仃洋大都市区和广佛大都市区。

袁奇峰认为,全球城市区域网络化的区域格局中,轨道交通加速湾区一体化,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城市节点之间的竞争;反之,能否创造出立足区域的专业化节点,是城市制胜关键。而在广佛大都市区,随着广佛之间南沙海港、广州新客站、新白云机场海陆空三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和配套的高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线网将推动广佛两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一体化。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教授作主题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教授作主题发言。

与此同时,2008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此后,广佛全域同城,开始从设施对接、要素流动进入同城生活阶段。

回顾三水的发展历程,立足三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条件,袁奇峰认为,在产业方面,三水可以从有到好,争做工业时代服务高地。他说,三水与周边地区各产业园相比,具有更好的基础条件,有机会以全区之力凭借传统的服务中心地位,在生活服务功能基础上衍生出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相关服务等生产者服务功能,从“传统中心地”转变成为周边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高地”。

在三水城市发展方面,袁奇峰重点回顾了三水新城的规划历程。他表示,在三水中心城区西进空间红利不大、南部跨江成本过高的条件下,北拓建设三水新城成为三水打造更好城市的最优解。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发展要素在三水新城集聚,融合产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三水新城。

袁奇峰认为,在区域变革的关键时期,三水应精明地采取“筑特色高地、造服务之芯”的战略,在区域结构大调整、大重构中抢占先机。一是借助区域一体化的机遇,挖掘自身的优势条件,以“构筑特色高地”为战略,努力培育立足区域的专业职能,寻求三水在广佛肇经济圈中的角色与地位。二是在狮山-大旺产业聚集区中,凭借已有的传统中心地优势,以“打造服务之芯”为战略,成为区域多中心体系中的一员,为周边产业区提供服务,强化自身的区域地位。

“三水必须采取新的手段,有所作为,抓住机会,完成“洼地”到“高地”的跨越,若错过区域变革过程中的发展良机,则将会被其他城市赶超。”袁奇峰说。

最后,袁奇峰分析认为,三水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三水最大的优势是服务区位。他建议,接下来,三水可以走政府主导的“高质量发展” 之路,即园区工业化+新城的“产城融合”模式,建设更好的城市,实现更好的工业化。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阅读更多

聚焦2020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