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也叫“武”麒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近日,我区秋长街道维布村出现了一支小小麒麟队,孩子们跟着老师傅学习基本功,在稚嫩的一拳一脚间,把麒麟舞这一传统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每天傍晚7:30,小小麒麟队员们在秋长维布村埔梓小组李氏宗祠门前整齐列队,在老师傅的教导下练习基本步法。孩子们配合着击鼓节奏出拳踢腿,稚嫩的身姿掩盖不住坚定的眼神。看到他们认真练习的模样,现场纳凉围观的村民也为他们喝彩助兴。
据了解,埔梓围麒麟队历史久远,在解放前就存在,逢年过节都会在村里挨家挨户舞起麒麟。为了让更多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2018年,秋长维布村第一次开设了小小麒麟队的培训,之后每年暑假,维布村热心传统文化的宗亲都会召集村里放暑假的小朋友来到李氏祠堂门前,进行免费的舞麒麟培训。今年7月,埔梓围麒麟队再次聘请资深师傅教授舞麒麟,时间为期1个月,受到村民欢迎。
学员 李科锐:我今年13岁,我爸爸叫我来学麒麟的,我学了三个星期,学会了很多东西。
年长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三次开展这样的培训了。第一年开班时,只有很少的人参加,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传承文化不能就这样断了,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来学习。
秋长埔梓围理事会理事 李国伟:布仔(村)这个麒麟文化,我们一定要发展下去,让那些小孩活动起来,传承下去。
惠阳区广播电视台 记者:欧阳文君 赵晓雪
通讯员:罗绮珊
编辑:周伟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