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虾去年60元/斤很好卖,今年价格“跳水”!他们这样做,日销50万斤

农财宝典
+ 订阅

这几年罗氏虾很受欢迎,不但好卖价格也相当的喜人,去年的时候罗氏虾1斤还能够卖到60块钱。今年的罗氏虾却遭遇到了“滑铁卢”,受上半年的疫情影响,餐饮业全体歇业,这让罗氏虾直接失去了最大的销售市场,价格持续的下跌,从过去的60块钱一斤,降至到了不到一半的价格,价格低迷,销量更是堪忧,在广东近期有大量的罗氏虾开始出塘,但苦于没有经销商,养殖户是愁容满面。而在高邮的志清水产配载中心,罗氏虾交易却是如火如荼。

眼下正是罗氏沼虾销售的旺季。近日,记者来到高邮市志清水产配载中心,采访罗氏沼虾市场交易情况。

当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来到市场时,市场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这时,一个中等身材、脸庞黝黑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他就是志清水产配载中心老板吕志青。提起今年市场里的罗氏沼虾交易情况,吕志青说简直是如火如荼。

01

半路出家,“意外”闯进罗虾市场

今年49岁的吕志青,在开办志清水产配载中心之前,曾从事摩托车包装行业。2000年的一天,朋友吴长春(罗氏沼虾养殖大户兼水产经纪人)与他聊天时说,“本地缺少专业虾市场,虾农每到卖虾季节,就到处‘乱撞’碰运气。”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语,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自此,他就开始酝酿在“家门口”建一个罗氏沼虾交易市场。

2003年,吕志青盘活张轩一处闲置厂房,创办起高邮市志清水产配载中心。市场建起来后,客户从哪里来?吕志青既当老板,又当招商员、销售员,踏上了漫漫招商之旅。

他南下的第一站是浙江杭州的一家水产市场。但当他把名片递给经销商时,人家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扔了。对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挨家上门推介,持续了半个月,晚上就住在车子里,饿了就以面包充饥。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位客商被他的执着精神打动,第一笔交易谈成了。此后,志清水产市场交易量的70%销往杭州。

18年来, 志清水产市场交易规模已经从当初的每日1万公斤,发展到如今的每日25万公斤。对此,吕志青感触颇深地说,诚信和质量是“立市”之本,这也是他打开市场局面的“金钥匙”。

02

运用大数据分析,掌握市场“话语权”

在每年罗氏沼虾销售的100天“黄金季”,吕志青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为了收集全国各地罗氏沼虾需求信息、交易信息,他常常是废寝忘食。

经广泛调研,吕志青发现虾农卖虾难、价格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受供需信息不对称和长途运输专业车辆掣肘。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吕志青就像一个“情报员”,每日雷打不动地通过全国各地的经纪人、经销商收集各地信息,再进行分析研判,定出配载额度,以达到供需平衡,并由此把握了市场的“话语权”。同时,他还建立了专业水产配载物流车队,目前拥有12小时增氧保温车等各类车辆300余辆,既增强了罗氏沼虾运输能力,又拓展了销售半径。目前,志清水产配载中心罗氏沼虾销售范围已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大户姚恩进养殖了50亩罗氏沼虾,他的养殖之路与志清水产市场相生相伴。他说,过去养虾,需要自己出去找市场,外出卖虾被宰是常有的事。志清水产市场建立后,他就在“家门口”卖虾,价格有保障,养殖效益逐年攀升。据悉,今年开市以来,志清水产配载中心罗虾价格一直稳定在44-46元/公斤。今年收成较好,按平均亩产500公斤估算,每亩养殖效益在20000元左右。

吕志青介绍,志清水产目前拥有400多名经纪人,服务养殖户3000余户,年销售交易总量占本市及周边县市的70%左右,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

03

加强行业自律,保障行稳致远

吕志青在城里有别墅,但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吃住在水产市场;人家当老板坐办公室,他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不管高温酷暑,还是风雨雷电,必定“战斗”在市场交易第一线。吕志青说:“事业发展要吃苦,市场发展看老板。”他带头自律,为市场员工作出了表率。

吕志青十分注重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方面向养殖户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新模式,切实提高罗氏沼虾养殖质量;另一方面,与国内知名食品检测机构开展合作,在市场建立检测室,对每批入市交易的罗氏沼虾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并获得了CM认证。他还投资160万元,在市场里建成了水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态环保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此外,为了保护虾农利益,市场推出了定量磅、统一结算等措施,保证不欠虾农一分钱。为了行业整体形象和共同利益,吕志青还与400多名水产经纪人签订协议,倡导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今日高邮

本期编辑:曾思铭(微信号Ivyzeng116,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