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趋势分析|惠州地产县区交易差异拉大

南方+ 记者

疫情防控有序,社会经济稳步复苏。进入下半年市场,各行业年“期中考”交出答卷。

聚焦惠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南方日报记者综合惠民之家、中原地产等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惠州楼市上半年销售房源规模615.5万平方米,销售房源金额714.3亿,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均价同样维持在11600元/平方米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复工复产后行业恢复迅速,但市场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既有惠阳、惠东逆市上扬,也有博罗、龙门下跌超三成;既有金山湖楼盘的“一房难求”,也有城郊项目艰难走量……

 均价同比持平,疫情后市场交易回暖

 综合各机构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惠州3县4区共计成交新建商品房58659套,销售房源面积615.5万平方米,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下跌行情。销售金额714.3亿元,房屋销售均价约为11600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的11200元/平方米基本持平。

惠州楼市。

惠州楼市。

后疫情市场迅速恢复离不开行业各方主体积极施策引导。

记者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市住建部门等迅速出台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系列措施,从税收优惠、租金减免、审批流程优化等多方面施策助力行业复工复产。

在一季度市场几乎停摆之后,企业二季度发力推售,单月新增供应房源面积激增至13349套/145.7万平方米,带来了供需两旺。

在这一背景下,各县区交易规模迅速上升。在上半年,惠城、惠阳和大亚湾分别实现了127.8万平方米、121.1万平方米和128.4万平方米的高位成交。

对比上半年度市场交易数据和供应数据的表现,同样也能感受到市场的快速回暖进程。在各大房企的助力下,全市上半年取得预售的实时供应房源规模最终达到41582套和491.4万平方米,由此也获得了58659套和615.49万平方米的半年交易规模,日均销售约320套。

充足的新房供应很大程度上也刺激着销售的上扬,有效推动着后疫情市场快速“爬坡”重归暖市。

 前20房企交易额达411.8亿元,全市占比近六成

 关注上半年市场,尽管受疫情影响遭遇阶段性低迷,但后疫情时期呈现出的“井喷”式回升,带动了上半年销售的整体提升。

“线上直播、线上推广推售等一直都是在发力的,虽然售楼处没有开门迎客,但很多企业的营销工作都是走在前边的。”惠州楼市资深评论人余鹤皋介绍,就城市和市场的发展来看,市场各方的主体对于市场的信心无疑是市场快速恢复的关键。

在市场低迷时做足了前期准备,例如通过各种形式保持项目的关注度,这也使得疫情一得到控制,销售快速实现重启。“关注当前惠州市场头部房企扎堆布局的局面,企业大、流程规范,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强,反应也更敏锐,市场恢复自然就很快了。”余鹤皋称。
从全市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成交规模排名前十的开发企业名单,与去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动——恒大、华润和泰丰强势入榜,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为恒大地产,尽管年初备受行业热议的“7折”“75折”等低折扣未能在惠州落地,但依托恒大雅苑、恒大御府和棕榈岛等项目齐发力,最终实现了35.6亿元交易额,位居前十榜单的第二位。

另外在前十榜单中,碧桂园地产依然牢牢占据第一名,拿出了63.7亿元的交易成绩单。龙光地产、星河控股和海伦堡地产分别排在第3到5位,半年交易金额分别为32.4亿元、31.1亿元和27.4亿元。另有华润置地和佳兆业集团也均突破20亿元门槛,而排位随后的中海地产、泰丰和新力则分别取得19.8亿元、19.3亿元、18.4亿元。

再看销售占比的统计数据,上半年排名前十的房企总销售金额为294.2亿元,结合同期市场总计714.3亿元的销售规模,占比达到了41.2%。若扩大至前20名房企,总交易金额则将达到411.8亿元,占比规模57.6%,这也意味着前20位房企卖了全行业近六成的房子,市场集聚程度进一步增强。

各县区成交差异化加剧,惠阳惠东逆市上扬

不只是行业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明显,在后疫情时代,各县区市场的表现差异化也更加明显。

尽管受疫情影响,成交下跌成为普遍现象,但仍有惠阳和惠东逆市上扬,分别取得了21%和13%的上涨行情。即使是在下跌区域,惠城、仲恺、大亚湾,以及博罗和龙门等地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中惠城作为自主需求的主供应区跌幅16%,而其他区域则保持着23—33%左右的下跌。

天策行创始人李建峰认为,尽管疫情后交易行情回升明显,但疫情对消费市民的购房需求和购房选择的影响仍然深远。市民对短周期的成效更加看重——即能否满足更好的居住需求,能否具有更加明确的升值潜力,都会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

关注到即时的交易表现,城市核心区、资源更加优质的规模性楼盘项目都将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位于城市郊区、价值更多体现于中长期的升值潜力片区项目则陷入销售“困局”。

看回各县区的交易数据表现,在上半年的市场中,惠城、惠阳和大亚湾等三个市场重点供应组团分别取得了166.4亿元(127.8万平方米)、162.8亿元(121.1万平方米)和176.8亿元(128.4万平方米)的交易成绩,而博罗、惠东和仲恺等县区的均低于100亿元规模。

结合具体到项目表现,记者注意到,惠城、惠阳和大亚湾三大销售热区也成为了重点项目布局的重点。在惠城,保利天汇(13.7亿元)、中海阅江府(13.3亿元)、万象天汇(13.1亿元)、千花岛(10.3亿元)等多个项目销售不俗,临深的惠阳、大亚湾区域则依托龙光城(21.6亿元)、星河丹堤(15.2亿元)、恒大棕榈岛(12.8亿元)、华润小径湾(12.1亿元)和卓越蔚蓝海岸(10.8亿元)等同样取得可观的交易成绩。

【统筹】叶石界 张峰

【记者】张峰

【图片】梁维春

编辑 南小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