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德济世”——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文化潮州
+ 订阅

相传,太安堂在明隆庆年间由柯文绍创立。柯文绍自幼随父学习医术,后得太医院万邦宁赠《万氏医贯》潜心研究,在故里潮州创办太安堂,以“秉德济世,为而不争”为堂训,“等一至亲,务真务精”为堂规。

其后,《万氏医贯》秘本在柯氏家族世代传习,并以此为基研制出太安保儿丸、延宗丸、牛黄清心丸、白降丹、万槌吊膏等丸膏丹散,柯氏后裔更是医才辈出,太安堂在潮汕地区声望日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安堂医师多迁徙到南洋一代开堂行医以避战乱;1946年,柯氏第11代传人柯如枝重开太安堂,解放后公私合营更名为“汕头市中药厂”,直至2007年柯氏传人重立太安堂品牌。

太安堂中药文化以明代宫廷医药宝典《万氏医贯》为根基,在4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不断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潮汕地区人文精神,形成了以“秉德济世,为而不争”、“等一至亲,务真务精”为精髓的中药文化体系。

太安堂不仅恪守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粹,并将医道药理提升到人道哲理的层面,提出“医道即人道,尊德性而道学问;药理亦哲理,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既要博采众家之长而“致广大”,又要立足专业领域深入探究,精益求精以“尽精微”。此外,太安堂创始人柯文绍订立的医规“等一至亲,务真务精”,要求对待求医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倡导仁心仁术,认真施治,象对待亲人一样给予患者关心和治疗。目前,太安堂以其专业性在中医外科及皮肤病科等领域中独树一帜,其中成药“消炎癣湿药膏”“肤特灵”“皮宝霜”“麒麟丸”“心宝丸”“祛痹舒肩丸”等更畅销各地,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

太安堂以其源自宫廷的传统中医药技术为基础,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形成的御方祖方、实证医案、诊法疗术、炮制工艺及其传统医药文化等,不仅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更是研究中医药学发展的珍贵史料;此外,太安堂中药文化立足于潮汕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岭南深具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之一,对于研究岭南地区中医药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11月,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来源: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