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器官捐献手术
捐献者是即将满1岁的宝宝皓皓——
江苏省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
男童饭后摔跤大哭
食物反呛致窒息死亡
8月7日,皓皓和家人外出游玩
饭后在酒店房间内
刚刚学会走路的皓皓
开心地尝试第一次独立行走
△视频截图/@SBS暖视频
没想到皓皓突然摔了一跤
由于刚吃完饭不久
孩子一哭导致食物反呛
迅速堵住气管发生窒息
皓皓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
入院时,他已无自主呼吸
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气管插管吸出了很多胃内容物
虽经全力抢救,病情仍无好转
8月10日下午
医生确认,皓皓处于脑死亡状态
仅能靠设备维持生命体征
父母决定捐献儿子器官
儿子成江苏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皓皓父母来自江苏盐城滨海
如今在昆山工作
家中还有两个女儿
这场变故使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
笼罩在悲伤中
皓皓父母忍痛做出决定
捐献儿子的全身器官
“我们家庭承受这样的痛苦
已经无法挽回了
我想通过捐献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
能使得到帮助的家庭不再承受痛苦”
经评估,皓皓除了肺部感染外
心脏、肝脏、肾脏均符合医学捐献标准
他捐献的心脏、肝脏、一对肾脏
将至少救助4位器官衰竭濒危患者
苏州市红十字会统计数据显示
皓皓是全市第105例器官捐献者
也是江苏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捐献器官
也是让他获得‘新生’”
8月12日
器官捐献手术在苏大附儿院进行
进手术室前,皓皓的爸爸忍不住
一遍遍地抚摸着儿子的额头
眼泪夺眶而出
如果没有意外
8月15日就是皓皓的一岁生日
“还没来得及对他说‘生日快乐’
捐献器官也是让儿子获得‘新生’”
皓皓的爸爸说
在苏州市红十字会协调员的见证下
皓皓的心脏、肝脏、一对肾脏
被成功获取
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平台的匹配结果
心脏、肝脏分别被送往
南京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仁济医院
肾脏则捐献给苏州患者
网友:小天使一路走好
家有孩子,一定要小心
也有网友提到——
“家里有儿童的特别注意,
吃饭的时候,不能逗孩子,
不能追着喂食,
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停止吃东西,
安全第一,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这条评论被很多网友认可。
2012年,有媒体曾报道《一口水蒸蛋要了宝宝的命 孩子哭闹走动时千万别喂东西》,以下为当时部分报道内容——
浙医儿院重症监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晨美医生还记得,8个多月的小男孩亮亮就是被一口水蒸蛋带走的。
当时,爸爸妈妈上班,亮亮由奶奶带着。那一天,奶奶和往常一样给亮亮喂辅食,准备的是小块的西瓜和水蒸蛋。喂了一半,亮亮突然不高兴,哭了起来,奶奶一边哄一边往亮亮嘴里塞东西。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亮亮被呛住了,小脸憋成了紫红色,哭声也没有了。奶奶慌了神,使劲拍着亮亮的背,可是亮亮依然没有声音。手足无措的奶奶急忙给亮亮的爸爸妈妈打电话。等亮亮爸妈赶回家把亮亮送到医院的时候,亮亮已经永远合上了眼睛。奶奶哭天抢地,她根本没想到,这些平时孙子爱吃的东西竟然会要了宝宝的命。
致命的稀饭
在浙医儿院的病例中,除了水蒸蛋,稀饭、香蕉、西瓜,甚至奶都曾经成为“致命杀手”。
2006年,曾经有个孩子,妈妈喂稀饭的时候孩子哭闹,一不小心一口稀饭呛住导致窒息,花了四十多分钟送到医院,送到急诊室的时候,孩子脸部发紫,呼吸、心跳已经消失。医生全力抢救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没有能够留住孩子的生命。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呛住
软性食物更危险
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被呛住窒息。人的食道和气管距离不远,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在喉头上面有一片树叶状的软骨叫会厌,它在吃东西吞咽时就自动地盖住喉头和气管,吞咽过后,会厌又自动打开,好让呼吸通畅;吞咽时呼吸暂停,吞咽后又开始呼吸,两者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孩子的神经系统比成人脆弱,而且反射不健全,嘴巴中含有食物时一喘气,会厌就会打开,东西就会掉到气管里。而成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吞咽、呼吸和会厌的配合很少会出错,因此,呛住的几率比孩子要小很多。
千万不要边玩边吃
边哭边吃
除了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因素以外,进食方式不当也会直接导致孩子呛到。有些孩子习惯边玩边吃;有些孩子要家长追着喂饭,边跑边吃;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吃饭的时候逗他们……跑动,哭和笑,都很容易让孩子呛到。
别以为这些说法耸人听闻,在软性食物导致孩子窒息死亡的病例中,很多都是因为孩子进食的时候大声哭闹。吃东西时跑动也是非常危险的,绊倒或者一个趔趄就有可能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另外,在车上喂食也是要禁止的,车的颠簸也会让食物进入孩子气管。
张主任还特地强调在给孩子喂药的时候需要注意,孩子都不喜欢吃药,家长往往就会采取“硬灌”的方式,这个时候,孩子又哭又闹,很容易发生危险。更有些家长,强硬地捏住孩子的鼻子灌,孩子鼻腔的呼吸被阻断,这种方法危险系数更高,千万不能这么做。
别错过“六分钟”生命极限
气管异物窒息的危险性极大,张主任说,在抢救中,有“六分钟”的概念,如果超过六分钟,孩子很难救回来,即便救回来,也很有可能已经有了脑损伤。而气管异物导致窒息的,除非家里急救措施非常到位,当时就能够把异物取出,否则,带着孩子上医院急救,在时间上来说,往往已经错过了六分钟的黄金时间。
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把这些异物直接抠出来,但是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来说非常难,软性的食物则更不容易抠出。所以,一定要防止孩子被食物呛住,万一被呛住窒息,有三种急救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大家都可以学一下。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孩子通过剧烈咳嗽或者是家长急救将异物排出,还是需要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用手拎住孩子的脚使其倒挂,同时使劲往下拍打孩子的背部,或者用手托住孩子的颈部,让孩子往下靠在手臂上,另一个手拍打孩子的背部。
2.还可以让孩子头朝下趴在腿上,头部处于较低的位置,同时使劲往下拍打孩子的背部。
3.对于较大的孩子,你要立刻站到孩子身后,进行腹部快速挤压,以排出异物。具体方式是用一个拳头大拇指的一侧顶住孩子肚脐以上、胸骨中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力往上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一定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