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小水泡变成烂脚!为帮他保住腿,医生用了60天

南方医plus
+ 订阅

足部起一个小泡,破溃后伤口不断扩大,短短一周内变黑发臭,深可见骨……来自清远的“糖友”吴先生一不留心,就被糖尿病足缠上了,病情发展之快险些就要截肢。经人介绍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接受局部清创、骨水泥填塞+VSD负压吸引联合技术,以及控制血糖等一系列治疗,住院60天才保住了腿。

左:术前足部溃烂变黑。右:出院时,创口愈合,患足皮肤恢复红润。

左:术前足部溃烂变黑。右:出院时,创口愈合,患足皮肤恢复红润。

该院骨伤科足踝专业组徐楚江主任医师指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足部溃疡和感染,治疗非常棘手。关键在于“糖友”要控制好血糖,早防早治。

小水泡惹大麻烦

吴先生今年51岁,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一直都不太好。今年疫情期间宅在家里,饮食、运动、用药、复诊,更是不如平常规律。前段时间,他的足部起了一个小水泡,这并没有引起他注意,很快,水泡破溃,周围组织跟着溃烂变黑,很快出现小趾坏死。

短短一个星期,足背外侧到足底中部出现了大小约15×4cm的延续性溃疡缺损,血管及肌腱外露,连骨头都清晰可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及恶臭,整个患肢明显红肿。吴先生感觉十分疼痛,到当地医院诊治,医生告诉他已经无法保住小腿,需要截肢,否则出现全身感染会致命。

这无异于惊天霹雳!吴先生几乎失去对生活的全部希望,辗转到多家医院求医。后经打听,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就诊。

此时,吴先生的右下肢缺血严重,足部坏疽、疼痛。由于坏疽感染严重,符合截肢的适应症。

经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患者强烈的保腿愿望,徐楚江主任医师团队决定先试一试,采用局部清创后骨水泥填塞技术(masquelet诱导膜技术)+VSD负压吸引联合技术进行保肢治疗,结合内科治疗积极控制血糖。

在医护的细致护理和不懈努力下,术后10天,病情有了转机——创口长出了新生肉芽!住院60天,吴先生的创面逐渐愈合,右下肢算是保住了。

双技术联合保腿

糖尿病足为何这么可怕?徐楚江表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对于患者最直观、威胁最大且最难以治疗的,就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溃疡和感染,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足部溃疡和感染,患者非常痛苦,治疗难度也很大。

据介绍,糖尿病足溃疡共分6级,从最开始的只有危险因素存在而无真正溃疡的0级,到最终整个脚部感染坏疽的5级,病情逐渐加重。当足部的感染随着血流导致全身感染、败血症等,会引起生命危险。一旦明确感染无法控制,截肢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徐楚江表示,对于糖尿病足治疗,原则上是“能保则保”。包括对皮肤破损的消毒、清洁治疗、伤口的动态观察与评估,感染的局部清创和抗生素的应用,对于血管病变的扩血管药物治理以及应用外科或介入手段的血管重建治疗。

根据糖尿病足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选择单一或联合应用的外科方案进行治疗。对吴先生采用的骨水泥填塞+VSD负压吸引联合技术,就是控制创口感染、促进愈合的有效方法。

其中,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术也被称为Masquele膜诱导技术,一般应用于治疗大段骨缺损,通过在缺损部位植入骨水泥,在周围形成诱导膜,抑制骨吸收,促进植骨愈合。在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还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为有限截趾保肢创造良好条件。

VSD负压引流术是利用持续性负压引流材料,吸走创面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增加生长因子,刺激组织产生更多的新生肉芽及毛细血管,加速创面愈合。

此两项技术联合应用,以及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联合技术,应用于不同部位的多发病变,可改善下肢血液供应、减轻症状,有效减少肢体坏死范围,实现避免截肢、保全肢体的效果,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血糖,防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足也不会好。“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的关键,也是治疗的关键。” 徐楚江强调,糖尿病足的预防,首当其冲就是严格控制血糖。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但很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会加重血管的堵塞,促进血栓的形成,也是糖尿病足发展、恶化的一大帮凶。

预防糖尿病足,“糖友”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预防足部破溃。

足部破损可以说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做好足部的保护工作,尤其对于已经存在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者,这一点更为关键。他们很可能出现了足部破损,却完全不自知。需要注意:

1.做好足部检查工作。每日必须仔细检查脚上是否有细微的损伤,如擦伤、裂伤、水疱等,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

2.要穿松、宽、软的布鞋或透气的皮鞋,避免穿凉鞋或高跟鞋。保持鞋的干燥,可同时几双鞋轮换着穿;

3.每日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水的温度不超过40℃。绝对禁忌热水烫脚!

4.保持足部透气、干燥,预防脚癣。一旦发现脚癣,第一时间治愈;

5.预防冻伤;

6.修剪指甲、胼胝或鸡眼时要严防损伤。

第二,预防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足部卫生和鞋袜的卫生;

2.避免甲沟炎、脚气继发感染的发生;

3.糖尿病患者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场所修脚;

4.一旦足部出现损伤,尽早就医,切忌自行应用刺激性消毒液(如碘酒等)清洁伤口。

第三,预防糖尿病血管病。

 

1.定期检查下肢动脉。糖尿病一经诊断,即应完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了解下肢血管情况。如下肢动脉血流通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建议每年行1-2次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CT动脉造影或介入动脉造影检查;

2.避免足部组织受压,要穿宽松的鞋子,袜腿不要勒得太紧;

3.如果存在足部畸形,尤其是畸形导致足部局部受压严重时,应予矫正;

4.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明确存在动脉硬化的患者,建议加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

5.适当的运动,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保持血管的通畅以及促进侧支血管的建立。

专家简介

徐楚江 

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足踝专业组组长。

主攻微创足踝外科,尤其擅长足踝部畸形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无痛矫形及功能重建,包括踇趾外翻、马蹄内翻足、平足,类风湿足、多趾并趾、锤状趾、足底跖痛症、足跟痛等无痛微创手术;对足踝部创伤,pilon骨折,lisfranc复合体损伤以及关节镜治疗足踝部运动损伤的处理具有较高的造诣,足踝部各类慢性劳损性疾病、肿瘤、炎症,外固定架ilizarov骨搬移技术糖尿病足保肢治疗及足踝部创面修复有独特心得。 

发布国家级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三项。

【记者】江玲

【通讯员】彭逢美 朱钦文

【漫画】lisiqi

编辑 朱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