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日不落帝国”为何沦为“欧洲病人”?

观天下
+ 订阅

英国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经济继第一季度下降2.2%后,第二季度又出现环比20.4%的大幅萎缩,这是英国统计局自195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英国经济也由此陷入有记录以来最严重衰退中。

疫情和“脱欧”双重夹击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沦为“欧洲病人”。多方消息显示,英国正在尽力摆脱这一局面。此前,英国一直谋求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定,但尚未有协定达成。 

专家认为,英欧两者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对于英国而言,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好同欧盟的关系,通过三五年时间逐渐理顺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未来经济实现复苏和进一步增长。

英国国家统计局8月1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20.4%,是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降幅。

英国国家统计局8月1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20.4%,是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降幅。

——疫情暴发以来近100万人失去工作 

继美国、欧元区被证实陷入经济衰退后,英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英国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第二季度经济产出环比大幅萎缩20.4%,同比暴跌21.7%,这是英国统计局自195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 

在经济学的定义中,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萎缩,意味着该经济体陷入衰退。今年第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萎缩2.2%,二季度糟糕的经济表现,不仅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垫底,也将英国正式拖入严重经济衰退的窘境。 

据彭博社报道,欧洲许多国家陆续宣布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宣布前所未见的萎缩幅度,分别为10.1%、13.8%、18.5%、12.4%和14.1%,但下跌幅度均低于英国。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介绍,这与英国政府抗击疫情不力有很大关系。在疫情的前期阶段,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疫情也一度失控,但由于控制得力,这些国家经济受到的影响要比英国小。 

“这次危机暴露出英国经济结构的短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指出,从经济结构来看,与德国以制造业见长不同,支撑英国经济发展的是金融、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这些产业受疫情冲击最大。英国官方数据显示,在3月底实行封禁措施以后,英国经济4月份萎缩了20.4%。 

赵俊杰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英国政府不作为,此前推出的“群体免疫”政策,不仅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反而导致英国新冠肺炎病例高发,死亡率更是高居欧洲国家之首,英国政府没有更多精力放在经济生产上。 

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一些民众已经感受到。英国官方11日公布,自3月份以来,英国各公司的就业人数减少了73万;而从3月到6月份,自由职业者创纪录地减少了24万。也就是说,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将近100万人失去工作。 

实际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此前,为稳住就业,英国政府在疫情暴发之初就实施了“休假资金补助计划”,政府向英国大约840万名员工支付其工资的80%。原计划持续到7月底,后延期至10月份。 

英国经济学家露丝·格雷戈里表示,目前还处于“暴风雨前的平静”,一旦该计划在10月份结束,更严峻的失业困境将全面显现出来。

“考虑到服务业相对疲软,以及社会疏远给酒店业和零售业带来的固有问题,在2022年之前,我们不能有信心恢复到大流行前的增长水平。”英经济学家杰里米·汤姆森·库克表示,GDP下降标志英国经济再次成为 “欧洲病人”。 

8月1日拍摄的英国伦敦金融城。新华社发

8月1日拍摄的英国伦敦金融城。新华社发

——“脱欧”后英日或率先达成自贸协定 

“英国经济这样的表现,与‘脱欧’有直接的关联。”赵俊杰表示,“脱欧”本身就会对英国经济产生拖累。而自从英国进行“脱欧”公投以后,一路上坎坎坷坷,欧盟也陆续撤出在英国的投资,都对英国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2016年6月英国“脱欧”闹剧开始后,英国经济就出现颓势。在此之前,英国经济还能保持2%的正增长,“脱欧”公投后,该国经济增长就开始放缓,降到了“1”时代。

到2019年二季度,“脱欧”的负面效应完全爆发,经济出现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萎缩。而在今年一季度,英国经济萎缩2.2%,其中3月经济萎缩幅度达到创纪录的5.8%,二季度又将该纪录再次刷新。 

事实上,英国正在竭力摆脱“脱欧”带来的影响。在当前的“脱欧”过渡期,英国正与美国、日本等多方贸易伙伴谈判自由贸易协定,但尚未有协定达成。其中,英国与日本的自贸协定有望首先达成。 

当地时间8月5日起,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对英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与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特拉斯等英国政府高官会晤后,日英双方共同表示,两国正朝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前进,并致力在今年底前达成协定。 

日英双方仅在6周前开始了这项谈判,当时双方均表示,现有的日欧贸易经济伙伴关系无法满足双方需求,力争在此基础上,达成一项“快速”协定。如果达成,这将是英国40多年来首次制定的一项独立于欧盟之外的新贸易政策。 

美英自贸协定谈判则自英国正式“脱欧”的一周后就开始进行。虽然美方声称把与英国的自贸谈判视为优先议题,但英国《金融时报》7月底报道,英国政府认为新冠疫情阻碍谈判进程,已经放弃在美国11月3日总统选举前与美方谈妥自贸协定的希望。 

白明表示,英国经济陷入衰退后,可能使得英国更迫切想要与其他国家达成自贸协定,而在谈判过程中,英国可能做出更多让步,以期早日达成自贸协定。 

“脱离欧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贸协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赵俊杰则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认为,英国政治表面稳定,但缺少如何处理好与欧盟及其他贸易大国关系的大政方略和战略决断,这对英国绝对不是好事。 

1

——未来仍需重点理顺与欧盟关系 

疫情、“脱欧”双重夹击之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沦为“欧洲病人”。未来英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即便英国同美国签署自贸协定,对英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也有限。”赵俊杰表示,对于英国而言,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好同欧盟的关系,“脱欧”后如何吸引、稳住欧盟继续在英投资,是摆在英国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专家认为,英国经济未来的预期,还有一个调整和过渡期,如果在这段时间,英国政府能够有所作为,那么英国经济有可能实现复苏,并进一步实现增长;否则,英国经济将走向进一步衰退。 

对此,白明表示认同。他认为,英国当前仍然需要尽力控制疫情,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与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自贸协定后,一定程度上可能将英国经济拖出衰退的境地。 

赵俊杰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都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英国放弃欧盟这么大的市场,而把眼光放到更远的海外市场,是不明智的。未来英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尤其是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部分制造业尤其是5G等高科技产业已经开始落后,需要补齐短板。

“未来决定英国命运的关键,还维系在与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和未来英欧合作架构上,而非英美双边关系上。”赵俊杰表示,英欧之间贸易和投资量很大,两者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其利益还是要与欧盟捆绑在一起,通过三五年时间逐渐理顺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未来经济实现复苏和进一步增长。 

事实上,英国与欧盟已经进行了多轮贸易协议谈判,在几个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在“几个重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目前两个难点在于英国渔业水域的准入,以及欧盟要求英国遵守欧盟在国家援助、劳工和环境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英国不会用劣质商品削弱欧盟的单一市场。 

欧盟方面表示,需要在10月达成协议,以便有时间在年底前通过。双方目前都表示,同意磋商自由贸易协定至10月2日。 

【记者】赵晓娜

【策划】张志超

编辑 吕虹
校对 钟盛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