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中的橡皮泥捏成一个又一个小动物,是童年的一大乐趣。现在流行的玩具是“水晶泥”,可以反复揉捏成不同形状,孩子们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捏出自己眼中的世界,也是童趣十足。
但最近有市民反映,有厂家将这种水晶泥包装成饮料形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就很危险了!
近日,广州番禺的余女士看到5岁的女儿从大儿子书包里拿了瓶可乐出来玩,她仔细一看却发现包装之下竟是一款非食用玩具。
余女士说道:“乍一看还以为是小罐装的可乐,然后仔细一看是那个史莱姆假水,而且还写着是非食用的,觉得你既然是非食品,为什么用可口可乐的瓶子来装?”
这瓶写着“来口可乐假水”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款水晶泥玩具,外包装连同里面的物质与真正的可乐几乎一模一样,虽然标识上写着“无毒但不可食用”“三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等字样,但家长担心小孩子不识字,分分钟会误食。
余女士表示这个玩具是12岁的大儿子从培训班老师那拿回来的,事后老师也觉得不妥,向家长公开道歉,并表示不会再提供这种玩具。
在网购平台上搜索“假水”能找到多种同款的水晶泥玩具,其中用各式饮料瓶做包装的多达十几种。有的店铺月销量过千,但在商品信息上却未标明生产厂家和制作配料。
市面上售卖的水晶泥大部分含有硼砂成分,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消化,轻者会引起呕吐,重则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中毒,摄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婴儿致死量为2-3克!如果孩子误服,或者用手玩了之后忘记洗手,就有可能吸收硼砂,损害身体健康。
家长们看了之后可能会感到后怕,然而还有很多危险因子伪装成常见的物品,隐藏在孩子们身边。
可乐?
是毒品!
奶茶?
是毒品!
糖片?
摇头丸!
跳跳糖?
是毒品!
巧克力?
是毒品!
饼干?
是毒品!
邮票?
是毒品!
警方提醒
家长要教孩子自我保护
1.识物。上面提到的这些新型毒品要看清楚了,别误入贩毒分子套路。
2.识人。陌生人带你尝试新鲜事物,无论是什么,一律拒绝。
3.识环境。酒吧、迪厅、KTV,是第三代毒品交易的高频场所,能不去尽量不去。在外吃饭,除了跟家人,如果中间离场,回来后饮料要更换,防止被人下药。(点击了解更多)
4.警惕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直觉不对,随机应变,宁可误判,也要好好保护自己
来源 |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广东禁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