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市召开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大会后,澄海区“快”行动“稳”推进,目前市里部署调整由镇街实施的231项区(县)级行政职权中,可即时实施的30项已立即在该区实施。对于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经济发展、土地规划、城乡管理和行政执法等重点权限,澄海区将进行全面清理,分期分批抓紧下放;该区还将统筹区里仅有的50多名行政执法编制,按每个镇街不少于4名下达,解决镇街执法编制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
澄海区委书记刘永铭表示,汕头市委市政府作出简政放权、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战略部署,抓住了当前汕头发展中镇街体制机制束缚多、镇域经济薄弱这一突出问题,将赋予镇级更多的发展自主权,同时从收入待遇、提拔任用等方面优待镇街干部,让镇街干部在政治上更有盼头、在工作上更有劲头。
澄海区委书记刘永铭向记者介绍澄海镇域经济发展。
直面差距:发展无序产业规模小
“面对这样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既要充分认清镇街的发展短板,看到镇街整体实力与发达镇街的差距。”刘永铭表示,目前,镇域经济发展薄弱原因之一,正是体制机制障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责任无限大、权限极其小、资源很可怜”。
在他看来,除了全市镇域经济大会精准点明的“责权利不匹配,人地财不适应”这一普遍情况之外,镇街发展还存在着“散乱弱”的问题——规划缺位滞后、发展无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产业规模小、缺乏骨干企业。特别是与珠三角先进城市相比,这一差距更是明显。
例如,从经济规模上来看,去年澄海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最高的凤翔街道是40.9亿元,经济体量与“两潮”的峡山镇、谷饶镇相比,相差甚远,与中山、东莞等地区的镇相比更是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而最低的莲华镇仅有1.05亿元,与凤翔街道比,则相差近40倍。
澄海镇域经济有着一定基础,11个镇街产业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澄海仍应找准优势、增强信心。刘永铭认为,澄海镇域经济有着一定基础,11个镇街产业各具特色,全区“四上”企业495家,形成以玩具礼品、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涌现凤翔、莲下、东里等产业特色鲜明的镇街,莲下、东里更是跻身全国千强镇。
就拿凤翔街道来说。该街道是全国著名玩具生产基地,曾获得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省知识产权试点镇和省玩具专业镇称号。辖区内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凤新工业区、莱美工业区、莲花心工业区、兴达工业区等园区配套齐全,岭海工业园区被列为省转型升级示范区,目前正开发建设。街道经济以工业为主,共有1274家玩具企业落户于此,去年玩具特色产业产值约104亿元。
又如因樟林古港而扬名的东里镇。该镇历来商贸活跃,是邻近城镇的商品贸易聚散地。全镇拥有20多个工业行业,其中以五金、洗染、针织、工艺等行业为主导,特别是五金行业,是东里的传统特色产业,全镇五金制品达100多类2万多种,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0%,先后被确定为汕头市“五金制品专业镇”和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落实改革:分期分批抓紧下放重点权限
“镇街强则区县强,区县强则全市强。”刘永铭表示,简政放权、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深化改革,而改革关键在落实,澄海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调动多个积极性,进一步为镇街释放活力、增强动力。
解放思想、能放尽放是首要一步。对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尤其是经济发展、土地规划、城乡管理和行政执法等重点权限,澄海区将进行全面清理,分期分批抓紧下放。在这个过程中,将坚持权责统一,打破地域格局,以下放为原则,以不下放为例外,防止区直部门不下放审批权力,只下放责任。
简政放权,“接得住”“接得好”是核心。如何破解“放权”给镇街一级带来的本领恐慌?刘永铭表示,必须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善于谋发展抓发展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全面开展镇街、村居干部的大培训,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区直部门权限下放到镇街之后,还将通过协调联动,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运作顺畅、规范、高效。
对此,澄海区各部门也表示,将主动服务,做好培训、指导、协助和政策宣讲等工作。澄海区卫健局副局长许灿栩向记者介绍,他们已抽到相关业务骨干,深入到11个镇街,逐个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搜集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指导、监督、检查,精准对接、精准指导,确保各项行政职权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拓展空间:学习先进经验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
针对镇街普遍面临的发展空间问题,澄海区将抓紧完善镇街空间规划,落实市委关于区、镇街党委书记亲抓规划的要求,对镇街的发展空间、产业规划进行合理定位,加快在建20条镇街主干道路的建设,确保在2021年1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抓紧启动莲上、莲下、盐鸿、溪南、凤翔片区5条主干道路的建设,补齐补强镇街交通设施的短板。
澄海区将加快在建20条镇街主干道路的建设。图为文冠路。
在做活土地文章上,继续加大力度落实土地整理、荒地开发和废弃地利用,完善土地分配使用机制。对于招商工作,一方面将落实区县、镇街、村居三级书记亲抓项目招商工作,一方面将解决兵力分散打乱仗的问题,防止看似热热烈烈实则力量分散乱打一通的“假招商”。在打好乡情牌的同时,也要打好“产业链条牌”,用好澄海“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的招牌,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玩具上下游产业入驻澄海。
对于澄海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地产业杂乱、分布零散、配套不足的短板,澄海区将努力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优化规划布局,推动企业、产业向园区集中,为项目引进落地提供承载平台。
澄海计划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推行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图为岭海中小微企业创业园效果图。
在这方面,澄海区将要求各镇街尽快成立工业园区管理服务机构,摸清辖区内工业园区现状,探索土地整合、连片开发、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工业进园和产业集聚发展。镇村工业区要定位重点服务小微企业,引导小作坊、家庭作坊集聚发展,解决散乱污。澄海还计划学习顺德本地老旧工业小区升级改造的经验,以莲南工业区、鸿利工业区为试点,推行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探索建设集约高效、配套完善、链条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镇街谈】
学好本领接好用好权限
“吹响了汕头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澄海区凤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海林如此形容此次汕头简政放权、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战略部署。
他表示,行政职权的下放,是激活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也是镇街加快发展的重大利好。作为街道,将接好、用好下放的权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让企业主体充分享受简政放权带来的政策红利。此外还要打造自身队伍,要求相关人员学好政策法规,提升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
澄海区东里镇党委书记曾繁鹏表示,他们将以党建为统领,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产业集聚、文旅融合、民生补短板和土地开发四个发展平台,全力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陈少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