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只有500多分,直到高考模考前,分数才突破600大关。”
叶建东是一位毕业于阳东广雅中学高三一班的理科生,双耳全聋的他,日常戴着助听器学习生活,并在短时间内分数提高100多分,取得高考616分的好成绩,他是怎么做到的?深入了解叶建东,才知道,其实他的“逆袭”,并非巧合。他的求学路,走得踏踏实实,背后付出的努力,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叶建东所佩戴的助听器。
克服障碍
背后付出艰辛数倍
“具体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两岁之前我的两只耳朵就已经听不到了。”因为身体原因,叶建东自幼戴起了助听器。据叶建东妈妈介绍,他是个听力一级残疾的孩子,通过手术植入了人工电子耳蜗才能听到声音。尽管植入了人工耳蜗,建东也只能听到一部分声音,不能完全听完,而且听到的声音也和正常人听到的声音完全不一样,“所以学习方面也完全是靠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期间也少不了老师辛苦的付出和厚爱,还有同学的帮助。”谈及儿子取得的不错的成绩,叶妈妈倍感骄傲的同时,也深知儿子付出的艰辛。
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叶建东,回忆起小时候,他坦言,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幼儿园时期,学校里一位姓汪的老师,对他影响极深。“当年是她教会了我识字,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我的。”他直言,当年要不是有这位汪老师的耐心教导,自己未必会有今天的成绩。上初中后,叶建东一直在广雅中学就读,其间不乏“汪老师”这样的好老师,默默地支持他,激励他前行。
叶建东。
享受孤独
奋力学习中磨炼自我
“那段时间,我是一个人在奋斗。”
因为身体上的差异,在些许叛逆的初中青春期,叶建东曾习惯于独来独往。“那时候每天都想着怎样努力学习,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成为更优秀的人。”想要“逆袭”,他明白,自己必须更努力地学习,才能走得更远。带着这种信念,叶建东发愤图强,更加努力地学习。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会了享受孤独,并以此排遣心中寂寞。
“因为我得做好准备,学习得优秀,才能减少身体残疾带来的生活影响。”面对自己身体对自己生活上的影响,他坦言,在目前的阶段,努力学习,让自己懂得更多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到达一个新的层面,去追求崭新而美好的生活。
“贵人”相助
走出学习误区实现突破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误区。”
高中时期,进入广雅高中理科尖子班的叶建东,不再独来独往,学习生活中热闹了起来,也遇到了一些“贵人”,彭志刚老师的悉心教导和体贴照顾,还有班里的一位王同学都对他帮助极大,特别是在王同学身上,叶建东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我有很多问题会去问他,他每次都会很有耐心地,很详细地解答,在学习方面,他帮助了我太多太多。”高中三年,班上浓厚的学习氛围,热心的同学,体贴的老师,都让他能够安心踏实地好好学习。似乎是经历过了初中的磨炼,在高中,叶建东总结出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学习要精准有力,要么一气呵成,要么分段处理。处理小问题不留遗漏,处理大问题一块块解决。”
谈到高考前的心态变化,叶建东坦言自己并不紧张,反倒很期待高考的到来。“高考前我基本上不太紧张,反而很是期待,也想高考快点来。”他回忆道,高考前,自己照样按时睡觉、吃饭、学习,心情没什么变动,但稍稍有点兴奋,家里人也一直没有施加压力,都是给予鼓励。
“高考志愿报了深圳大学,想要学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正值暑期,谈及暑假计划,叶建东表示已经开始在家里自学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我现在学的都还只是皮毛,期待开学后在大学里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的知识。”关于未来未知的大学生活,期待之余,他还是犹如高考前那般,淡定,自如,顺其自然而努力进取。也许,良好的心态,强大的内心,合适的学习方法,正是叶建东克服身体影响,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近的途径吧。
【记者】张琪琪
【图片】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