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事主林姨(化名)和大姐聊天得知,隔壁村居新建了一批公租房,林姨很是心动,但听说公租房只对本村居民开放申请,林姨没有该村户口,所以没有申请资格。
正当林姨灰心时,大姐表示,她曾听一个微信上的朋友区某说有渠道能拿到公租房申请资格,甚至还可以买断产权和办理房产证。
林姨刚开始有点怀疑,但由于买房心切,便添加了区某的微信,向其询问办理手续。
两人约定了见面时间,区某“认真”阅读了林姨的资料并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指出林姨非常“幸运”,符合优先购买公租房的资格,前3年可以一元一平方租住公租房,此后就能以2000元一平方购买该公租房。
但是申请公租房名额极其紧缺,要先给1万元作为购买公租房的资料费“占名额”。一想到用这么低的价钱就能在桂城街道买到好房子,林姨马上按区某指示,转账了1万元。
之后,区某不时汇报申请“进度”,林姨更加深信不疑。一个月后,区某再次找到林姨要求转款1万多元作为“活动经费”和“跑腿费”,林姨正犹豫不决,对方马上表示自己是“出于好心”才帮忙,又强调公租房非常“抢手”,要尽快行动,求房心切的林姨再次信以为真。而后,区某又几次以“辛苦费”、“资料费”等理由要求林姨共转账几千元。最终,林姨前后一共转账了3万元给对方。
直至今年4月份,林姨开始着急公租房的事宜,多次联系区某,对方均以“正在递交申请”为由辩解,后来又以各种理由推搪解释。到6月份,林姨突然发现区某手机已关机无法联系,而且区某还将它微信拉黑了。林姨猛然醒悟,马上求助警方。
接报后,平洲派出所迅速搜集证据,经过严密的调查及对线索追踪,8月5日,民警在桂城街道抓获嫌疑人区某。
经审讯,区某对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据区某交代,其因没有工作手头见紧,就想着如何“搞点钱”,见林姨买房心切,于是编造了谎言骗钱,实际上区某既不认识“内部人士”,也没有能力办理购买公租房。目前,区某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温馨提示
公共租赁住房有规范的管理办法,市民应通过住房保障局、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等正规渠道了解信息并办理相关业务,切莫轻信所谓的“特殊途径”,落入骗局。
来源:南海公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