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8·4”重大爆炸事件教训,国务院安委办立即专题部署开展硝酸铵等爆炸性重点管控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及港口货场明查暗访工作。
8月7日,派出6个工作组,赴河北、山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甘肃等11个省份和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港等4个重点港口,重点抽查辖区内硝酸铵生产、储存数量大的企业、化工园区和涉及硝酸铵流向的港口货场。
此次明查暗访聚焦重点,强化举一反三,将深入硝酸铵等爆炸性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企业、港口码头货场等作业现场,重点检查有关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硝酸铵等重点管控化学品储存管理情况、特殊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港区海关运抵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港区货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运输与停放情况以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中有关涉及港区的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
明查暗访组将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反馈,提出意见建议,跟踪落实整改。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将由国务院安委办进行督办,并纳入特别重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典型问题进行督查督办。
国务院明查暗访天津港区发现:
喜忧参半 企业仍存重大隐患
8月8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安委办第一检查组来到天津港开展重点管控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及港口货场明查暗访工作。8月4日,黎巴嫩贝鲁特港重大爆炸事件发生后,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地检查后发现,天津港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目标,积极应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卸作业系统、远红外成像火灾报警等先进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目前,天津港已不再开展硝酸铵类等爆炸品的所有作业。然而,检查组来到位于天津港南疆石化小区的天津汇洋石油储运有限公司时,仍然发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1张动火证8个问题
天津汇洋石油储运有限公司主营燃料油的储存、经营及简单加工。该公司油库内设有8个巨大的油品储罐,周边都是石化储运企业。
该企业作业现场散落着未来得及撤走的电焊工具和焊条,检查人员首先要求企业人员出示动火作业许可证,并查看了工人的焊工证。光动火作业证上就查出诸多问题——
票证内容设置严重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的要求,缺少“动火部位和动火内容”一栏;
完工验收时间是8时20分,动火开始时间却是8时30分;
动火气体分析时间记录为8时40分,而该项分析本应该在票证审批之前,全流程时间记录存在诸多矛盾与不合理之处;
动火时间记录为8时30分至17时10分,超过了一级以上动火作业票证的最长有效期——8小时;
作业级别被标记为“一级”,但当日是周六,应提级为“特级”;
安全教育人处空缺,很可能没有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涉及的其他危险作业栏处被标记为“无”,事实上现场还有用电作业和登高作业;
危害辨识仅识别了“着火和灼伤”,现场还存在触电、高处坠落等危害;
票证仅有一联,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一式三联”要求。
储罐液位低报警值过低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柴油罐发生爆炸着火事故,就是浮盘落底导致的,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中即写明‘严禁内浮顶储罐运行中浮盘落底’。”检查组成员、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司工作人员魏强说。
天津连夜整改
举一反三开展大排查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贾堤提出,以这家企业为负面典型,以贝鲁特港重大爆炸事件为警示,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危化品储存企业专项检查,滨海新区一共有345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要把清单列出来,一一落实检查。
当前仍需用高压严管的手段促使企业形成安全生产习惯。“该停停、该关关,执法检查绝不手软。”殷学武表示。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同时又有着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地位,主营港口装卸、港口物流和其它相关港口服务,港区内有着众多的危化品储存、运输企业。
据@应急管理部(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 肖艳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