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东|“同心济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 订阅

设于广州市的陈李济药厂,是我国南方传统中医药的重要代表,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制药企业之一,素有“广药”之称。

明万历年间由陈体全、李升佐合伙始建,并依“同心济世,长发其祥”的约定,加上各自的姓氏,将所设中草药店店号定名为“陈李济”,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晚清同治皇帝因陈李济医药的奇效,特赐“杏和堂”封号,民国初年成为注册商标并沿用至今,故又有“杏和堂陈李济”之称。所谓“北有同仁堂、东有胡庆余堂、南有陈李济”,陈李济是清末全国三大中药品牌之一。

陈李济创建时以“诚信为本,同心济世”为立店之本,之后即成为几百年间形成的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的核心,并由此制定了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规条准则。

其制药坚守“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的原则,选料务求上乘,须用阴枝必不用阳枝,须用根茎必不用其叶,药料需皮、肉分开制作更能增强药效的,必不为省工而混合处理,体现了以品质为上的制药观;其至今尚存的百年楹联,所书“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是处处从用药者着想,对各种炮制方法的技术规范,也是对药物配制的道德要求;其向社会昭告“杏和堂——救济扶危”,凡遇店门四邻有急症危难者,均出手相助,施药相救,体现出一种人道精神。陈李济自创立始,就致力于搜集民间古方、验方、秘方,十分注重继承古代中药文化,同时又不断创制新药,发明新工艺。

300多年前就首创了防湿防霉防蛀的蜡壳包裹药丸的独特工艺,且沿用至今,驰名世界;在同一时期所创制的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追风苏合丸及后来的壮腰健肾丸、喉疾灵胶囊等等,均以质量可靠、疗效确切而在海内外享有“古方正药”的盛誉,显示了其富于创造活力的文化特色。

作为我国最早的中药规模生产实体之一,陈李济以其悠久历史进入了“中华老字号”之列,2004年已建成甚具规模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

2008年,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