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南城这个活动告诉你答案

南城政法
+ 订阅

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到底先救谁?遭遇高空坠物怎么办?手机被骚扰电话轰炸如何自我保护?.....翻开《民法典》,答案就在其中。

8月7日上午,南城开展《民法典》普法宣讲会,邀请东莞市民法典普法讲师团成员田发园授课,扎实抓好民法典的学习与宣传。南城司法分局,以及有关单位、各社区负责普法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参加宣讲会。

田发园以“学好民法典,保护你我他”为主题,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解读了《民法典》的编撰历程、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深刻阐述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详细解释了《民法典》对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以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现实意义。

“疫情期间,我们居家点外卖,这些活动就是订合同,就是和民法打交道。”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田发园以日常生活为例,生动幽默地解释了民法典的地位。比如常见的“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到底先救谁?”问题,他风趣地回应道:“根据民法典,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救母亲乃法定义务。所以今后女孩不要再用这样的问题来考验男朋友啦!”诙谐、接地气的生活案例引入入胜,逗得全场观众时而深思、时而大笑,受到一致好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是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宣言书,也是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分为7编,分别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加上附则,共1260条,84章,总计10万余字,覆盖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具有重大影响。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民法典》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本次宣讲增强了南城街道普法宣传队伍对《民法典》的认识,推动《民法典》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通过普及宣传《民法典》知识,确保各单位以《民法典》的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接下来,南城将继续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持续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依托普法讲师团、社区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资源,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为《民法典》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素材来源:《南城》编辑部、人民日报、新华网

本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