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工厂土地被拍卖 老板拒绝腾退搬迁?强制执行!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 订阅

工厂因为拖欠银行债务,其名下的六宗地块和地上的十三栋建筑物被拍卖,但是工厂经营者一直拒绝退场。东莞中院依法启动执行联动机制,联合公安 消防 医疗等部门展开南粤执行风暴2020专项大行动。被执行人缘何当“老赖”?执行背后又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超200人员努力10多小时 腾退清场行动执行完毕

2020年6月17日上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执行局工作人员30余名,法警40余名,抽调市第一、第二人民法院以及大朗法庭工作人员30余名,并聘请安保人员50名,同时启动执行联动机制,联合大朗公安分局、消防部门、医疗部门协同执行,邀请人大代表见证执行,共计超过200名人员参与了对大朗鑫源织造厂的强制腾退搬迁行动。

大朗鑫源织造厂因为欠债,其名下的六宗工业用地及其地上十三栋建筑物2019年7月已经被法院拍卖,但工厂经营者一直拒绝退场。为此,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开展此次强制腾退搬迁执行行动。

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对工厂内的动产进行仔细清点,并登记封存。工厂经营者一直拒绝离场,声称没有收到法院下达的退场通知,自己需要时间找地方搬家。

执行法官杨绪超介绍,早在2019年11月30日,法院已要求工厂于当年12月4日前撤迁。今年也多次以电话、短信通知,并在工厂大门口张贴公告,但工厂一直未能履行。如果被执行人拒不退场,将被处以罚款拘留等方式的处罚。

经过十几个小时努力,腾退清场行动最终执行完毕,涉案地块成功交付给买受人。这是东莞市两级法院落实广东高院 2020南粤执行风暴行动,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执行行动。

法院评估地价和村委会评估地价差十倍 老板拒绝搬迁

那么,为什么司法拍卖近一年,工厂经营者仍然拒绝退场呢?据了解,鑫源织造厂因欠银行4亿多元债务无法偿还,法院将其名下的171亩地通过网上进行司法拍卖,当时的评估价是3.7亿多元,起拍价是2.61亿元,经过46次竞拍,最后以3.286亿元的价格成交。

不过,对于该地块的评估价格,鑫源织造厂经营者并不是太认可。原来,根据2013年8月1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的《关于东莞市大朗镇高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后告示》,明确大朗镇高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通过审批,成功通过验收。根据规划,涉案六宗地块均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2019年4月,大朗镇竹山村在也曾委托评估公司对该地块进行评估,当时的评估总值超过人民币31亿元。

土地使用权不能直接变更性质 法院依法驳回执行异议

被执行人鑫源织造厂认为,地方政府对涉案地块的规划变更导致土地价值上升,这是房地产行业公知的事实。对于这一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也专门发函给市自然资源局了解情况,对方复函明确表示,案涉土地使用权不能直接变更为居住用地。涉案土地是工业用地,其评估也应当按照工业用地进行。

对此,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认为大朗鑫源织造厂对案涉网络司法拍卖行为提出的执行异议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2019年12月30日,依法驳回了该厂提起的执行异议,广东省高院的复议裁定书也于2020年3月17日生效 。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法院执行工作不打烊、不放松

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不断推动全市执行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新发展。2019年,东莞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97333件,结案89258件,同比增长14.97%,未结存案8075件,结案率为91.7%,6个月至一年长期未结案件数1097件,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数49件,三年以上未结案件已全部清零。

同时,东莞法院大力推动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常态化运转,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常态化、机制化、具体化,进一步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疫情期间,东莞两级法院执行干警积极寻求新的执行方式和手段,通过移动执行平台、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多钟线上方式联系处理执行案件,对于确需约见当事人的,妥善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需跨区域执行案件,法院通过执行指挥平台事项委托办理,严格实行异地执行批准和备案制度,要求执行干警减少、审慎开展执行行动和外出办案,解决办法包括委托各地法院进行在线办理,并引入社会辅助机构办案。

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今年上半年,我市法院的执行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下半年,东莞两级法院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执行行动,为年终的执行清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法庭内外》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