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华为启动了新的备胎计划“南泥湾”项目,该项目意在规避应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华为用“南泥湾”命名这个项目,意在表明“在困境期间,希望实现自给自足”。在这个过程中,笔记本电脑、智慧屏和IoT家居智能产品此类“完全不受美国影响的产品,就被纳入‘南泥湾’项目。”
对此,华为方面尚未做出回应。
8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获悉,华为的“南泥湾”项目此前就存在,确实包含了笔记本电脑、大屏等产品。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只是现在要招更多人,把业务做大,内部自愿报名,差不多是7月份开始的。”
华为心声社区上也发布了内部招聘信息,显示了“南泥湾项目”“鸿蒙”等项目正内部紧急招人中,称“急招开发和测试,预计招聘人数充足、审批快”。
一位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外界的理解是转向低科技密度的产品,也就是不需要美国技术也能做的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可以做到完全国产化。”
自从美国打击华为以来,华为的去“A”化行动和备胎计划就已经在内部启动,“南泥湾”项目应该也是大方向下的一角。众所周知,“南泥湾”精神在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与华为面临持久博弈的状态相似,也很符合华为的命名风格。
事实上,不论笔记本电脑、智慧屏还是各类智能家居,华为早已进入。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迅速,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2019年包括笔电在内的PC业务增速超过200%;IDC报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全球的智能手表市场中,华为排在了第二,仅次于苹果,华为的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了260万部,市场份额15.2%;不过去年华为智慧屏的销量并不理想。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目标就是到2023年,达到15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现在消费者业务已经是华为营收的半壁江山。未来5-10年,消费者业务的长期战略是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这也意味着,在手机之外,华为也要扩大其他智能设备的体量。
也有券商表示,受益于华为启动“南泥湾”计划,笔电项目有望成为重点扩张项目,今明两年销量预计持续大幅增长,建议重点关注金属外壳以及触控双重创新。
(编辑:徐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