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部门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核增绩效考核“三驾马车”,助推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人人有理想,干事创业有动力、有激情、有担当,激发出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乳源教育局通过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学校公办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评估”的原则,规范、有序推进教师聘任工作,落实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盘活了全县教师队伍。在实施“县管校聘”之前,乳源教育局人事部门先对全县各校教师岗位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掌握情况,确保岗位合理调配。目前,乳源“县管校聘”已实施一年,各校全面对“县管校聘”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县教育部门深入到各校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对各校开展“县管校聘”成效进行评估,对不适合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打破教师交流瓶颈,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推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优化配置,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流动、聘用、退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促进了乳源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乳源金禧小学的骨干教师侯群英夫妇在2019年9月通过“县管校聘”中的跨校竞聘来到了地处偏远山区的洛阳中心学校任教。“国家的许多教育优惠政策都向乡村学校倾斜,如教师职称评聘,到乡村学校聘任的优秀教师慢慢多了起来。”侯群英老师说。许多教师也和侯老师一样通过竞聘到了乡村学校交流。全县教师通过“县管校聘”都动起来了,教学竞争的力度就增大了,达到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这一目的,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
建立和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管理去行政化。作为韶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县,乳源全力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乳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列入乳源瑶族自治县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点项目,由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动改革。同时,加大了资金投入,县财政从2019年下半年起,每年投入120万元,作为校长职级制绩效补助资金,确保职级制改革实施到位不打折扣。
乳源教育部门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乳源瑶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今年8月,对标《乳源瑶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职级绩效考核方案》,从基本条件、办学满意度评价、工作述职和答辩等方面完成首次校长职级评定和待遇发放,通过职级评定,充分调动了校长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均努力把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全县各类学校进行核增绩效考核是乳源激活教师队伍的又一法宝。2019年,乳源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给予2000多万元作为教育系统核增绩效资金。由县教育部门制定核增绩效考核办法,从学校工作实绩、民主测评、奖励加分、扣分和“一票否决”等五个方面对学校进行量化考核。其中学校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重头戏占80分,按校长述职15分,学校日常工作55分,办学亮点和特色10分的比例计入“核增绩效考核”得分。考核结果将作为校级领导评优评先、职级晋升和降级解聘的重要依据;作为学校校长职级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作为发放学校团队管理绩效的依据;作为学校核增绩效总额核定的依据。各学校将核增绩效作为学校工作的发展动力与管理抓手,科学制定核增绩效发放方案,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切实发挥核增绩效的激励作用。
8月1日,该县教育局组织了10所中学,14所小学,9所公办幼儿园校长(园长)分三个组进行自评述职,各校长将学校年度工作自评报告制作成PPT进行展示,考核组根据学校本学年度工作完成效果进行评分。校长们的述职既是校长管理治校能力的一个展示,也是对各校核增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之一,述职情况将计入“核增绩效考核”得分。通过述职,让校长们查摆、总结一年的工作,增进了工作交流,更好的提升履职能力,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为今后更科学、更严谨、更有效地进行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乳源教育教育部门将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奋力抓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不断开创乳源教育工作新局面。
【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官建钰 林遥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