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亲历者说丨魏锡雄:用人制度改革,让特区工人走出国门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说起汕头经济特区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特区原劳动人事局局长魏锡雄。从1982年调入特区工作起,魏锡雄在劳动人事局局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一直到退休。

在任期间,他不仅见证着特区快速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还亲自敲定劳动、工资、社保等方面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如今已八旬高龄的他依然清楚记得。

在魏锡雄看来,当时特区劳动用工制度的一大改革创新,就是对招工思路的转变。以往,职工到新单位上班,更多的是靠“一纸命令”的分配调动,即便分配得不合适,也得服从组织安排。而特区自成立之后,经济环境更加自由,发展观念更加开放,这套陈旧的劳动用工制度明显已不适合当时快速发展的环境。

魏锡雄

“那时候特区用工需求量很大,企业纷纷落户,需要大量的劳动工人。”魏锡雄说,特区发展要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就是要破除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探索一些新的工作模式。于是,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当时提出了十二字原则——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择优录取。

虽然只是短短十二个字,但在特区成立初期,这一原则却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有一年,一家外商企业在特区开拓“龙湖号”邮轮线路,在当地进行公开招聘,招聘仅仅开始2个小时,就有2000多人前来报名。

用人制度的改革,除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服务特区,也让特区的工人有了走出国门的机会。

1986年一天,魏锡雄到特区一家港资企业了解用工情况时,企业的老板希望特区劳动人事局能帮他在塞班岛的工厂招工人。尽管潮汕人向来有出国务工的经历,但对于刚成立不久的特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那么,企业提出这一要求,特区能否做到,又是否妥当?

早在1985年,劳动部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华龙公司,专门经营国际劳务合作业务。魏锡雄认为,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也应开发劳务输出业务。随后,经广东省华龙公司同意,成立了中国华龙国际劳务合作公司广东省公司汕头经济特区分公司,与特区劳务公司合署办公。

1986年,由汕头经济特区劳动服务公司代表广东省对外劳务公司,与香港松柏制衣厂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一个劳务出口合同。1987年3月10目,又签订了补充合同。

随后,经广东省政府批准,特区劳务公司向对方设在塞班岛的金巴诺制衣厂松柏(国际)有限公司的制衣厂,组派410名熟练制衣工人及生产配套人员,按其需要分期分批前往。合同期为2年,并明确规定,报名、考试、动员办班由特区劳动部门负责。最后确定人选,由厂方拍板。

回忆在任10多年间经历的每次改革,魏锡雄至今仍清楚记得。无论是外出学习考察,或是改革创新制度,或是与其他城市分享改革成效,这些与特区发展同步进行的工作瞬间,串起了魏锡雄职业生涯不断成长的轨迹,也见证着特区发展在时代中的前进脚步。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杨立轩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