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留言我们的内容浅显易懂,也有朋友告诉我们思路发散,从古至今的演变梳理清晰,那么前几期的知识点您都掌握了吗?(脱贫攻坚常错字① ② ③ )
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
继续跟随我们的专栏,
把工作中的常用字学扎实,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接下来请看看小编找到的这几张截图,
你觉得红框里的成语写法有没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没错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明显带有鼓励的含义在里面,
就应该用“励”字嘛,
怎么能用“严厉”的“厉”呢?
所以“再接再励”肯定是对的!
然而打开辞书一查就会发现,
“再接再厉”才是规范写法,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得从该成语的起源去探究。
“再接再厉”原作“再接再砺”,
出自唐朝大诗人韩愈之笔,
他在与孟郊合作的《斗鸡联句》里有一名句:
“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其中的“一喷一醒”和“再接再砺”生动形象,
后来都成了文人常用的成语。
唐朝民间盛行斗鸡,
若是哪只鸡斗累了蔫头蔫脑,
其主人就会以喷水刺激的办法,
让它尽快恢复战斗力,
这就是所谓的“一喷一醒然”。
而被喷水的鸡尽管又有了精神,
但并不会马上投入厮斗,
而是会先在地上磨喙蓄势,
所以叫“再接再砺乃”。
“接”即接触,“再接”即再斗;
“砺”字本义为磨刀石,
在这里作动词表示“磨砺”,
再斗之前先磨喙就是“再砺”。
整句诗对仗工整,
把斗鸡的紧张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
看到这里你也许要问:
为什么在成语辞书中的规范写法,
却是“再接再厉”呢?
这是因为从字源上说,
“厉”是“砺”的本字,
二者虽然可以通用,
但在字义和用法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从诗句“再接再砺”向成语“再接再厉”演变时,
就发生了用字上的变化。
与此类似的成语还有“厉兵秣马”,
在古文中也曾写作“砺兵秣马”。
那么我们先来重点分析一下“厉”字。
厉读作lì,会意字,繁体写作“厲”,
从“厂(hǎn)”,从“萬(wàn)”。
“厂”的金文
像前突的山崖,
从“厂”表示磨刀石取自山崖;
“萬”的金文
像蝎子,
蝎子有毒很厉害,
表示刀具磨利后更厉害。
因此“厉”字的本义就是磨刀石,
司马迁《史记》中有“使河如带,泰山若厉”,
便是“把黄河看做衣带,
把泰山看做磨刀石”;
又由磨刀石的功能而生出“磨,使锋利”之义,
并用在“再接再厉”“厉兵秣马”等词语中;
后又引申为猛烈(厉风)、凶恶(厉鬼),
以及严肃(色厉内荏)、严格(厉行节约)等。
“厉”字的字形演变(来自网络)
那么“砺”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字形的演变发展之后,
“厉”字越来越多地用作动词(磨,使锋利),
“砺”字便及时“补位”,
慢慢取代了“厉”的本义“磨刀石”的用法,
如“砥砺”就是细磨刀石(砥)和粗磨刀石(砺)。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回答,
为何“再接再厉”“厉兵秣马”中不再用“砺”字?
就是因为上述成语中“厉”字都作动词而非名词。
“砺”字的字形演变(来自网络)
下面再来简单分析一下“励”字。
励读作lì,形声字,从力,厉(厲)声。
“力”的金文
像犁地的农具,
从“力”表示劝勉他人努力;
“厉(厲)”表声,且有磨炼之义。
所以“励”字的本义是劝勉,鼓励,
后又引申为奋发、振作,
如《字汇·力部》的解释是:
“励,勉力也。有修饰振起义。”
用到此字的成语“励精图治”,
在使用中非常容易被写错成“厉精图治”,
大家平时要多加注意哦!
“励”字的字形演变(来自网络)
现在可以做个总结了:
脱贫攻坚常用成语“再接再厉”,
本义是斗鸡每次投入交锋前都会磨利喙部,
这是一种主动准备进攻的动作,
因此所衍生的比喻义“一次又一次努力”,
就应该也是主动做出的行为,
并没有被动接受他人劝勉鼓励的意思,
所以不能用“励”字。
至于写成“再接再砺”虽不算错,
但也是不规范的,
而我们栏目的口号是:
为了让“错别字别错”,
一定要大力推广规范写法!
扶贫方式千千万 这些工作话你知
2017年10月8日,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小编的话
“错别字别错”会继续推出一系列扶贫工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辨析,欢迎大家把平时碰到的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发给我们。谢谢!
本期主创丨杨明珠、影子、黄燕嘉
执行策划丨蒋玉
栏目统筹丨曹建民、蒋玉
精彩回顾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①:甑别?甄别!千万别闹笑话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②:你还在用“戮力同心”吗?已经out了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③:绿水青山奔小康,千万别写错山qīng水秀!
错别字别错丨只错了一“点”?一“点”都不行!
错别字别错丨马奶奶遇到了冯奶奶,差了两点
错别字别错丨考眼力了!看起来真的很像,细分析个个不同
错别字别错丨写错这个字,慈禧老佛爷第一个不答应!
错别字别错丨自古“里”“裏”不相同,莫再傻傻分不清
统筹丨蒋玉 刘树强
编辑丨莫群 陈冰青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