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赋能激活皂角米产业!老字号助力贵州消费扶贫

广东扶贫
2020-08-04 20:28
+ 订阅

皂角米,广东人口中的雪莲子,是皂角籽里包裹的果实,这也是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点毕节市织金县喀斯特地貌上培植出来的“软黄金”,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昨日,记者从广州酒家集团采访获悉,作为广州的老字号,结合自身产业、科研优势及品牌影响力,正积极推进贵州皂角米产业扶贫项目,助力皂角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皂角米+粤菜师傅”正为当地产业扶贫以及乡村振兴源源不断铸“后劲”。

粤菜师傅

让皂角米“身份”蜕变

鲍汁雪莲豆腐煲、木瓜雪莲子挞、雪莲子奶酥月饼、雪莲子芝士蛋糕……曾经的皂角米常常以“桃胶伴侣”的身份做成糖水与食客见面,而今经过粤菜师傅的巧妙研发锤炼成为粤菜、点心、甜品的主角。

清汤雪莲子

雪莲子烩黑金豆腐

鲍汁雪莲烩野米

红豆雪莲子糖水

木瓜雪莲子挞

雪莲子芝士蛋糕

在这背后,仅用7天开发出以贵州特色经济作物——皂角米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式点心和可批量生产食品,跑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广酒速度”,助推贵州农副产业的发展。

据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赵利平介绍,此次率先在广州餐饮市场试水的皂角米系列菜式点心,是该集团正在积极推进的贵州皂角米产业扶贫项目的内容之一。目前,广州酒家推出的“皂角米餐单”迈出了激活贵州皂角米产业的关键一步。

皂角米有望实现深加工量产

近期,皂角米正在以新的姿态挑战食客的味蕾。广东烹饪协会点心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广州酒家集团旗下的利口福食品研发总监李志成透露,贵州毕节出产的双荚皂角米颗粒饱满,植物胶原蛋白含量更高,被誉为“植物燕窝”,烹饪后口感更软糯、有嚼劲,深加工前景良好。“目前在粤菜和月饼的尝试还只是初级运用阶段,后续还可继续在速冻食品中深加工,并逐步推向量产。”他表示。

李志成透露,此次广州能在短时间内研发出这些新菜单,背后彰显的是“食在广州”魅力以及老字号的文化和技术底蕴。“目前研发团队正积极推进皂角米产品物性质构及货架期研究,开展对皂角米的功能性成分研究,以及探索其在食品等领域中各种新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推动皂角米产品工业化和产业化。”

200亿元预估年产值待挖掘

被人们誉为“软黄金”的小小皂角米正在改变着织金县人的生活。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皂角米还是新兴的“网红”食材。记者从部分大型电商平台看到,皂角米价格大概是普通米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走出大山”的皂角米让当地人的腰包慢慢鼓起来。

广州市花都区派驻帮扶干部、挂任毕节市织金县委常委、副县长江文铸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全县皂角种植达到50万亩以上,目前形成年总产值25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带动10万户农户户均种植皂角5亩以上,户均皂角种植年产值2.5万元以上,户均年创纯收入2万元以上。

“发展皂角产业强力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集群,是今后推动织金经济发展动力强劲的引擎,将大力提升农户增收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江文铸表示,目前当地的产业加工还停留在粗放式加工层面,按照规划在产业管理方面,将以打造产业园的模式吸引广州乃至全国的大型企业“入驻”,输入管理和技术帮助当地完善产业链条。“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皂角在食用、药用、化工等方面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预计蕴含年产值(理想值)在200亿元以上。”

广州酒家集团皂角米系列产品展台

作为广州的国企,广州酒家集团方面表示,将以贵州皂角米产业扶贫项目为出发点,聚焦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推广等关键环节,加速推动皂角米系列产品上市,全力打通皂角米产业链,实现贵州皂角米深加工产品进入全国市场的突破。

编辑:欧文恒

审校:胡海

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