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解码②
广东如何迎风进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把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是广东省政协提案给出的一个建议。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答复透露,今年全省计划新建超过6万座5G基站。到今年末,将实现珠三角发达乡镇和粤东西北县城5G网络服务连续覆盖。
另外,也有提案呼吁高质量发展内河游轮经济,以拓展经济发展新平台。对此,广东将积极推进内河游艇码头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西江、北江等水上旅游黄金线路。
话题1:
5G基站建设有何目标?
今年全省计划新建超过6万座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关注广东5G技术发展及应用。提案建议,加快5G基站和5G智慧杆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开放,建立健全基站建设管理规范,推动智慧杆塔运营主体,探索可推广的5G智慧杆塔建设模式,新建道路统一推广建设智慧杆,现有道路存量分批开展改造成为智慧杆。
广东以5G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广东以5G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取得积极进展。1月至6月,全省新增5G用户1336.3万户,累计达1434.4万户;新增5G基站41401座,累计达78389座。
对于推动5G规模化商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答复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5G基站数累计达42698个,其中珠三角地区达40642个,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达2056个。下一步,广东将继续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推动电信运营企业、中国铁塔在广东的5G建设投资。今年全年,全省计划新建超过6万座5G基站。到今年末,将实现珠三角发达乡镇和粤东西北县城5G网络连续覆盖。
今年上半年,广东新增5G基站41401座。
怎样完善5G技术和物联网产业链配套?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答复表示,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解决推动建设规划衔接落地、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加强通信设施共建共享及加强基站建设机制保障等问题;同时,督促各地市政府、省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免费开放公共资源支持5G基站建设、转供电改直供电、推动5G智慧杆建设、降低5G基站租金等扶持政策。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度、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持续推动支持5G、物联网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广东省科技厅如是答复。为强化技术源头供给,我省将围绕5G、物联网发展需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在继续做强做大现有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基础上,与重大科技计划、各级人才计划进行协同衔接,支持引进5G、物联网领域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等来粤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话题2:
新型产业人才何处寻?
“线上匹配+线下洽谈”精准引才
民革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完善5G相关人才引进的政策保障,打造人才政策“洼地”和创业环境“高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广东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5G核心企业和关联企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答复表示,为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已全面实施,对符合条件的5G技术人才发放“人才优粤卡”,并对港澳台人才放宽申领条件,进一步优化了大湾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人才优粤卡持有人可享受当地居民待遇。2019年,“人才优粤卡”累计申请人数3950人,经审核符合条件2396人。受理相关服务需求6000多人次,主要涉及人才优粤卡申领、凭卡落户、子女入学、省内不限行、港澳入出内地牌照等,“人才优粤卡”政策实施初见成效。
广东正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
与此同时,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招聘平台。广东以急需紧缺人才信息供求平台为依托,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省外、境外引才渠道,通过云技术的运用打通时空局限,搭建用人单位与人才对接的无障碍桥梁。在线上平台供求信息匹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细分层次、行业、区域的各类洽谈会。
今后,广东将继续以“线上匹配+线下洽谈”的精准引才模式,向粤港澳大湾区包括5G产业在内的企业靶向输送人才。
话题3:
如何发展内河游轮经济?
加快建设西江北江等黄金线路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把目光投向了内河游轮经济。提案认为,广东发展内河游轮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契合当前消费需求,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港澳居民更多到内地旅游交流、加强西江流域经济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上半年,广东新增5G用户1336.3万户。
“虽然近年来我省的游轮业有所发展,但也存在经营管理散乱、产品单一品质较低,聚集效应不足、配套设施不够、营销推广不足,市场知名度不高等情况。”在答复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广东当前正探索制订适合全省发展内河游轮旅游的产业扶持、用水用地、航线开通等政策,并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争取将内河游轮旅游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培育内河游轮相关的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等工作。
接下来,广东将以西江流域作为重点区域,按照规划的游艇休闲旅游岸线,大力发展内河旅游。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透露,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鼓励各地创新内河游轮旅游开发和服务模式。例如,推动广州、佛山、肇庆等具有丰富内河旅游资源的城市,探索与港澳合作开发内河游轮旅游模式;另外,结合“跳岛游”工作,加快内河游轮与海洋邮轮互动产品的开发,更好实现内河与海洋邮轮旅游产品的对接。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答复表示,将积极推进内河游艇码头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西江、北江等水上旅游黄金线路,助推广东旅游事业发展。目前深圳港邮轮码头、广州港邮轮码头已经建成投产,广州南沙邮轮母港、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进出境国际邮轮旅客人数稳居全国前列,广东邮轮市场快速增长。
深度阅读:
【主笔】龚春辉
【统筹】胡良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