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二十五章】百年乡学,河东书院

濠江宣传
+ 订阅

【特区40周年·印象濠江】

古代书院是兴教化、蔚文风的重要场所之一,河东书院作为百年乡学,自古以来育秀培贤,使得濠江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乡学,河东书院”

【第二十五章】百年乡学,河东书院

作为今达濠中学的前身,河东书院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当时的招收都达濠乡绅陈耀振捐建。陈耀振乐善好施,建完书院,又捐银一百二十两作为书院办学经费。

今保存在达濠中学内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潮阳知县杨觐光告示碑》和道光十八年(1838年)《河东书院捐题碑》,详实记载了当时集资兴学的盛况和书院经费来源及用途等情况,反映了当时崇文尚学风气之盛。

达濠岛怀濠江而屏汕港,连内陆而通外洋,达濠岛位于濠江东滨,旧称河东,因此书院称“河东书院”,旧属青林乡(今青篮社区)地域。原书院坐北朝南,初建设计拟 以官宦府第,后因占越比邻地界,修改设计格局,为三进二天井,双伙巷,后座为双层建筑,上供“大成” “文昌” “魁星”牌位。

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潮阳县志》载:“上有魁楼,下有讲堂厢房,中为文昌殿、拜亭、大门、学舍,前为半月池。”《达濠中学校史拾掇》中提到,清咸丰三年(1853年),后楼被台风摧毁,修复后只保留一层。正面三山门,分别有三匾,正门书“河东书院”,背镌“人文化城”。左右两门为“礼门”“义路”。三匾今仍保存于达濠中学之内。今达濠中学的中心大楼正是在原书院正门的位置上建起,大楼正中匾书的“河东书院”,是由原匾拓题。

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办为“河东小学堂”,民国后,学校改为“河东小学”。又历经“潮阳县第二中学”“潮阳县第三区立中学”“潮阳县达濠初级中学”“潮阳县第四初级中学”等名。1958年,达濠归属汕头市,校名更改为“达濠中学”,沿用至今。

河东书院历经两百多年风雨兴衰,从河东书院到达濠中学,历代几经兴废、易名, 然其身上担负着的百年树人的使命却从未改变。时过境迁,不易其职;百年老校,人才辈出。如今的达濠中学,将以新时代的活力哺育一届届莘莘学子。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濠江区文化馆、《发现城市之美·濠江》(世界知识出版社)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