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去皱”“纯天然”?!如此宣传的化妆品,别信! | 心度监管第39期

佛山市场监管
+ 订阅

点击蓝字关注“佛山市场监管”

心度监管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心度监管】栏目,从2019年10月起,在佛山电台946频道与您见面。

节目对商事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强市建设、消费维权等市场监管领域工作展开深度访谈,通过政策解读、亮点介绍、知识科普、案例分析,向听众传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产经营、食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这里是【心度监管】第39期内容,欢迎您收看!您也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心度监管】精彩内容!

爱美的小伙伴们,是否经常听到化妆品宣传语中,有“全方位”“去皱”“纯天然”“药用”“除湿”等等的宣传用语呢?根据新版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这些都是违法宣传、虚假夸大宣传!

消费者应如何识别虚假宣传?

购买化妆品,怎样才能不被忽悠呢?

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与化妆品安全监管科科长李朝湛、四级主任科员陈炳成、佛山市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赵劲松、秘书长海钢涛上线电台早间节目,介绍化妆品的选购小技巧。

“祛痘祛斑”?如此宣传,可别信!

根据佛山12345数据统计分析显示,2020年至今,12345热线共接到有关化妆品投诉问题440件,其中化妆品质量问题和广告虚假的投诉最多,分别占比34.8%和13.6%。

“化妆品的作用只有: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修饰几种情况,且作用温和,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与化妆品安全监管科(下称“特化科”)科长李朝湛介绍道,“有些化妆品广告如‘肌肤15倍透亮白皙,7天后奇迹般呈现亮白光彩、迅速美白’,这些看着就让人心动的宣语,消费者应理性对待。”

要不然,就可能会这样

▽▽

12345热线今年曾收到一位禅城的市民投诉,某某商家的淘宝网店销售的一款洗面奶,宣传可以祛斑、祛痘、淡斑,但实际上该洗面奶不存在上述效果。

特化科的陈炳成提醒市民消费者,《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文件均禁止化妆品宣称中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绝对化词意、虚假性词意等内容,消费者如有发现上面所讲到的违法宣传用语,请拨打电话12315或12345进行举报。

化妆品宣称中禁止表达的词意或使用的词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词语:

1.绝对化词意。如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超强、全面、全方位、最、第一、特技、换肤、去除皱纹等。

2.虚假性词意。如只添加部分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妆品,但宣称产品“纯天然”的,属虚假性词意。

3.虚假夸大用语。夸大性词意。如“专业”可适用于在专业店或经专业培训人员使用的染发类、烫发类、指(趾)甲类等产品,但用于其他产品则属夸大性词意。

4.医疗术语。如处方、药房、药用、医疗、医治、免疫、靶向、排毒、脱敏、抗敏、防敏、杀菌、灭菌、防菌、抑菌、抗菌、除菌、消毒、生长因子、激素、荷尔蒙、抗生素以及适应症相关用语。

5.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如补肾、补血、活血、除湿、排毒、解毒、调节内分泌、吸附铅汞、祛寒、去除雀斑、祛风、祛红、通脉、行气、益气、理气。

6.医学名人的姓名。如神农、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南丁格尔、白求恩。

7.产品的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意。如解码、数码、智能、红外线。

8.超范围宣称产品用途的用语。如特殊用途化妆品宣称不得超出《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含义的解释。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用途化妆品作用。

陈炳成提醒市民,有些中药成分是列为化妆品可用原料,例如常规的灵芝提取料、人参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等。但也有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更快速获得显著效果的目的,常常会不惜伤害消费者健康而添加违禁原料,比如:宣称祛痘功效的产品中非法添加抗生素类;宣称去屑功能的发用产品中非法添加酮康唑;婴幼儿化妆品、面膜类产品非法添加激素等情况,这些非法添加物质都是禁止使用的。

市民如有发现生产经营非法添加化妆品行为的,请及时拨打电话12315或12345进行举报。“化妆品不是药品,不具有治疗皮肤疾病的功效,如果出现皮肤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陈炳成道。

网购化妆品牢记这些技巧

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都喜欢通过海淘或网购的方式购买化妆品,但网上购买的化妆品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呢?

12345热线今年曾接到一位高明市民的来电,市民反映2020年3月19日通过淘宝平台某商行购买一包面膜粉花费148元,但收到货后发现产品既没有合格证也没有生产日期和质保日期,更没办法联系商家。

对此,佛山市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赵劲松提醒市民:

海淘或网购化妆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选择到正规合法的网站购买化妆品。

2.购买化妆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产品资质证明,不购买标签信息不完整的化妆品。

3.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广告和宣传,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过低的产品,要谨慎购买。

4.要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存电子购物凭证,核对内容并妥善保存。

5.“海淘”化妆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化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进口化妆品包装应有中文标签,“海淘”化妆品按我国化妆品监管要求是不能销售的,只能个人自用的。

特化科科长李朝湛介绍,近年来,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风险排查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清查化妆品网络销售者、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违法产品以及网上展示的违法产品信息、生产企业和产品虚假资质信息,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非法添加禁用物质化妆品、假冒化妆品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共抽检化妆品样品61批次,合格率93.4%。

来源: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电台

编辑:陈丽雅

校审:钱飞飞、郭子宁、闵莘

转载请注明以上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