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正确认识隐形的“杀手”——心房颤动

顺德均安医院
+ 订阅

何医生,我前几天在社区医院做了一个心电图,医生说我有房颤,这是什么病?

房颤是心跳不齐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的不规律了。

那该怎么治啊?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房颤吧!

一.正常心脏是怎么跳动?

健康人心脏的跳动是从心脏“司令部”——窦房结(大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开始的,窦房结可自动发出节律整齐的指令(60-100次/分)。

指令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正常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心律。

二.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的不规律了,是指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自行收缩,每分钟可以快到350-600次,而且毫无规律可言,进而可能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跳动。

三.房颤离我们有多远?

30岁-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

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30%以上,

推测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

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

四.哪些人容易得房颤?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心肌梗死、有家族史的人群。

五.房颤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

心悸、心慌。

六.房颤通常还会有哪些表现?

大多数房颤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和黒曚等症状。

七.房颤有哪些危害?

脑卒中、痴呆、心力衰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八.房颤——隐形的杀手

症状不典型: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悸、胸部不适等症状可能不典型,且能自行终止,容易被忽视和漏诊。

可能无症状:约1/3房颤患者完全无症状。而无症状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与有症状患者无差别。

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首次诊断房颤可能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瘫痪。

九.房颤该如何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房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房颤做心电图即可以发现,对阵发性房颤24h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

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应该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排查房颤。

启动抗凝治疗

抗凝是房颤卒中预防的有效预防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新发率和复发率。规范使用抗凝药物,能减少卒中复发风险和出血风险。

目前用于房颤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和利伐沙班。

为什么房颤患者应启动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抗凝药物需要服用多久?

房颤是慢性疾病,具有卒中高风险的患者一般需要坚持长期抗凝治疗。停药、中断治疗会显著增加卒中风险。

房颤症状的轻重不是开始或停止抗凝的指标。因为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轻重无关。

目前房颤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规范治疗。

均安医院内一科简介

均安医院内一科10年前已开展房颤规范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患者评估卒中风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采用口服抗凝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

均安医院目前已开展床旁快速INR测定,方便快捷,利于医生指导患者用药剂量调整,减少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性,更好地提高患者依从性。

咨询电话:0757-25382231

医生简介

马飞

中共党员

内一科主任

内科主任医师

顺德区十佳医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曾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头晕、头痛、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焦虑忧郁状态、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等疾病的治疗。

学术地位:广东省中西结合心力衰竭专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顺德区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

何培燕

内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十年。

擅长: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擅长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治。

文字 | 何培燕

图片 | 周秀芬

编辑 | 罗燕芬

编审 | 陈斯瑜

审核 | 王文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