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佩
7月29日,仝卓工作室发布微博,要求恢复仝卓高考成绩,质疑“某市教育局是依据哪条法律法规撤销的高考成绩”,表示“要跟某市教育局好好掰扯掰扯”。
这个鸣不平的姿态,实在令人错愕!
“依据哪条法律法规撤销高考成绩”?《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应当认定考生实施了作弊。第九条规定,考生有第七条所列作弊行为的,其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仝卓作为往届生,通过违规办理虚假转学手续,获得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取消其高考成绩合法合规。
作弊不止“成绩不是由本人考取”一种方式。一个人通过不正当方式,取得和比他少一年复习时间的人相同的竞争资格,无论最后录取他的院校是否限制应届生身份,这个人都已经严重破坏了考试规则。取消高考成绩,就是对破坏规则行为的惩罚。按照“未获不法利益不必受罚”的逻辑,法律中关于犯罪未遂的条款要全部删除才对。
事实上,做错了事的人,合法权利也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反过来,合理合法的诉求才值得维护。明明有错却歪曲解读法律,故意制造争议,明明没理仍要强辩,摆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样子,就不得不让人质疑,犯错的人究竟有没有认错、能不能改错。仝卓工作室多次表示该账号不是仝卓本人在管理,但如果仝卓像道歉信中所写的,“愿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为何默认工作室不断发表挑战公众认知的言论?
不难发现,恢复高考成绩的“维权”表象后面,藏着一副打得噼啪响的小算盘:一方面,仝卓作为艺人需要热度,更担心的不是被骂而是被遗忘。另一方面,即使作弊事实已经板上钉钉,仝卓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洗白自己有助于“固粉”。仝卓工作室微博下有大量评论支持“维权”,这些评论或许是花钱买来的,可难保不会真有些粉丝,尤其是未成年人,被带歪了节奏。仝卓工作室认为“在对仝卓的处理上每一个环节都从重了”,然而对于高考作弊这样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难道还不该从重处理、以儆效尤吗?未成年人因此认为作弊不是大事,恐怕就出了大事。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还要一错再错。
公众人物更该意识到自身言行的示范意义,有过则改。等到耗空了人们的耐心,再想改错也迟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