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信号全覆盖+联合监管”,佛山1685艘渔船不再撞船

南方+ 记者

本月珠江流域的禁渔期宣告结束,佛山再次开渔。30日记者从佛山海事局获悉,佛山辖区范围内在册渔船共有1685艘,该局通过为所有船只加装AIS系统(能防止夜航撞船)以及与其他部门联动,对辖区渔船进行通报、联合执法机制,确保区域内不发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

防撞信号发射器覆盖所有在册渔船

依水而兴的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区,是珠三角内河养殖捕捞的集中地之一。目前,佛山辖区范围内在册渔船共有1685艘,绝大多数在主要通航水域活动,通航船舶约占佛山辖区船舶流量的97%,以前商船与渔船会遇,撞船情况偶有发生。

“佛山海事局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用活‘科技+管理’,织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细节。”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降低商船与渔船碰撞风险,就没有发生碰撞事故。

首先该局通过智慧“驱动”,提高夜间通航安全系数。为进一步提升夜间渔船可视手段,佛山海事局与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多次沟通协调后,率先于2018年1月在南海区推行渔业船艇加装AIS信号发射器。渔船加装AIS信号发射器后,使得商船可通过AIS信号及时发现在暗处作业的渔船。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在册渔船已都将实现AIS系统全覆盖,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夜间通航安全系数。

为保证夜间巡航执法效能,佛山海事局陆续为基层各执法大队升级装备,配备夜视望远镜、大功率手电等执法装备,“升级”装备以来,辖区商船渔船碰撞事故明显减少,辖区监管能力也得到提升。

此外佛山海事局深入发掘科技潜力,采取“无人机巡航+空中喊话”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渔船碍航作业。为提升辖区无人机巡航的利用率,佛山海事局先后多次开办无人机基础应用培训班,实现辖区无人机巡航执法力量全覆盖。

加大联合执法让违规渔船无处可藏

当前,佛山市以区、镇为单位,建立微信联络群,发现商船、渔船异常作业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如今各基层海事处以区、镇为单位,与各区渔政大队建立了微信联络群,及时登记违反航行规定商船及违规碍航作业渔船,确保商渔船异常情况互通,保证了通航水域清爽。

此外佛山海事局与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及各区渔政大队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在休渔期前后等关键节点,各成员单位结合辖区监管特点,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我们一是‘常规动作’标准化,即在休渔期前后的关键节点,各基层海事处联合地方渔政部门向辖区从事捕捞作业渔船及渔船停泊点派发宣传单张,送上安全温馨提示;并定期联合地方渔政部门开展渔业联合执法行动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该负责人指出,针对佛山开渔特点,在每年开渔前夕,佛山海事局与佛山市农村农业局多次组织南海九江、三水白坭等渔村渔民开课学习防范商渔船碰撞安全知识。

图为海事人员向辖区从事捕捞作业渔船派发宣传书。佛山海事局供图

图为海事人员向辖区从事捕捞作业渔船派发宣传书。佛山海事局供图

另外佛山海事局还将防范商船、渔船碰撞警示教育工作融入到行政处罚和船员考试工作中,同时通过政务窗口、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到港船舶传播防范商渔船碰撞知识,多措并举提高商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下一步,该局还将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安全预警、联合执法、应急值守,科学防范商渔船碰撞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通讯员】孙晓晨 陶正华 

编辑 朱苏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