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丨张浦俊:华人华侨为创汇,农业穿针引线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发展创汇农业,潮汕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海岸线长,水产资源丰富,有发展水产养殖的潜力。除此之外,在农、水产品加工技艺、花色品种方面独具特色,由于地少人多,这里的人们“种田像绣花”,擅长“精耕细作”。

张浦俊从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汕头经济特区政策研究室工作,“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个人都很拼,特区刚创立不久,缺水、缺电,没有公路,什么都没有,不管是不是官员,都卷起裤腿、撸起袖子搞建设。”后来,汕头的创汇农业搞得好,江浙一带地市的一把手带队前来调研,学习特区发展经验。汕头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时常被派往全国多地分享经验,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

张浦俊告诉记者,汕头发展对外贸易还具备一个有利条件,即潮汕人善于经商,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海外潮人遍布全球,汕头特区一直重视联系、发挥海外华侨的作用优势,引进良种加以精心培育,并依赖华人华侨穿针引线,寻找客户群,建立长期的贸易合作。

“那个时候,我们编纂地方志采用繁体字,甚至特地前往香港出版印刷,其目的就在于‘外联’。”张浦俊作为特区历史的见证者,眼看着汕头如何一步一步白手起家,将创汇农业办得热火朝天。

1987年,汕头经济特区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在港澳市场销售占94%,远洋贸易只占6%。等到了1990年,汕头经济特区远洋贸易所占比重增至14%,逐步改变了过去依赖港澳市场、利用港澳客商转口贸易的局面。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宋芾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