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河源市和平县人民政府(下称:和平县政府)、和平县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粤深钢)与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关钢铁)合作共建的宝武集团“智能型网络钢厂”项目落户和平县。项目总投资预计30亿元,占地约30万平方米,选址于和平县大坝镇。活动当天,三方共同签署推动和平县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在粤深钢举行了宝武韶关生产制造基地揭牌仪式。
三方共同签署推动和平县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朱景优 摄
打造智慧钢企和钢铁服务平台
据悉,“智能型网络钢厂”项目将打造“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智慧钢企和钢铁服务平台,围绕“工序装备智能、界面技术智能、管理中枢系统”三个层面和“价值创造、风险监控、能力建设”三条主线,实现集中远程操作、设备远程监测诊断、管控集控平台一体化,实现现场作业少人化无人化、主作业工序一键化。以“极致标准化、极致简洁化、极致紧凑化”为导向,以“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定位,形成“绿网+生态+园林”的嵌入式的智能化绿色钢厂。
同时,三方签署推动和平县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建立高层定期会晤机制,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重大事项,成立专项工作机构,负责推进合作共建的具体事宜。韶关钢铁充分发挥宝武集团在技术、管理运营、品牌、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在和平县大坝镇建设和运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智能型网络钢厂。粤深钢将自有产能指标按照市场化原则置换到智能型网络钢厂,并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等工作。和平县政府负责解决智能型网络钢厂所需的用地、用能、环保指标,完善厂址周边基础设施。协调县发改、工商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在项目立项、报审报建、工商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支持智能型网络钢厂的项目公司依法享受国家、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出台的各项工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
宝武韶关生产制造基地正式揭牌。朱景优 摄
工业在建投产项目15个,总投资45亿元
“智能型网络钢厂”项目的顺利落户,是和平县委、县政府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条件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缩影。今年来,该县出台了《和平县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7条政策意见》《<和平县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7条政策意见>办理指引》,推进企业协同复工达产和上下游产销对接,努力实现产业链畅通循环,共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近10.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全县58家规上工业企业、85家在库在营限上商贸企业、17家外资外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同时推动租金减免政策落实,共减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290多万元。
此外,和平县还成功举办和平县2020年春季经贸活动,通过“云签约”+“直播动工和投产”,现场签约、动工、投产项目18个、总投资70.8亿元。截至目前,和平推动工业在建项目9个、投产项目6个、总投资45亿元。
延伸阅读:
韶关钢铁始建于1966年,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产品主要包括特棒、工业线材、建筑材(普材)、板材,主要在珠三角、华东地区及广东邻近省销售,部分出口。2011年8月22日,宝钢集团与韶钢签订重组协议。2012年4月18日,挂牌成立,中国宝武集团持股51%,广东恒健投资持股49%。经过五年的改革创新,韶钢实现了老国企的新蝶变,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公司经营业绩连续创历史最优,2019年钢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韶钢松山在22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排名前列,位列中国五百强企业第283位。拥有年产183万吨优特钢棒材产线,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优质钢、合金钢棒材生产线,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航天航空、核电等行业。
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石陂村,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拥有员工600多名,建设热轧钢筋连铸连轧生产线1条,年产螺纹钢100万吨,连续多年被和平县委县政府授予“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称号。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客户服务网络,主导产品热轧带肋钢筋畅销多个省、市(区)。
【全媒体记者】黄敏立
【通讯员】徐武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