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三代,日销2000碗!河源一小伙靠它走向小康生活

河源发布
+ 订阅

炎热的夏日

如果能吃上一碗地道的凉粉

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和平县彭寨老街

有一家七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客家凉粉铺

祖孙三代坚守着这家铺子

靠着勤劳苦干,在当地闯出了名气

也走向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康生活

日已晌午,炊烟袅袅

黄炳朋却顾不上吃午饭

因为今天熬煮三百斤凉粉的任务

只完成了一半

锅中熬煎的凉水草,兑入适量的碱水

可以延长保质期

草汁熬到一定浓度时

需过滤去渣,往复三次

留下的草汤,当地人称之为“凉水娘”

二次煮沸后

淀粉与“凉水娘”相互交融,

倒入瓷钵内

还需冷却三小时

方能起胶

凉粉盈盈

盛上一碗

搭配着手磨红糖浆

对于客家人来说

这就是夏天的味道

也是黄家祖孙三代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和平县彭寨凉粉传承人 黄炳朋:“刚开始是我爷爷做的,他每天就是提着桶,用担挑着,在大街上卖,大家在路上看见了,买一碗,喝了就走,那时候是没有店面的。”

凭着一门好手艺

黄炳朋的爷爷黄奕春拉扯大了六个孩子

父亲黄城中“接棒”以后

不断改良熬煮技艺

一副扁担“挑”起了“老街凉水”的金字招牌

有口皆碑

和平县彭寨凉粉传承人 黄城中:“我三十五岁就开始做凉粉了,做了三十年,要做凉粉,要用扁担把凉粉挑去卖,还要批发交货,全部都是一个人做的,那么多年都是这样艰苦熬过来的。”

2013年,已是花甲之龄的黄城中

让远在中山务工的儿子黄炳朋返乡

将“老街凉水”的担子交给他来“挑”

但熬煮凉粉非常考究

“凉水娘”的火候过一分嫌多

何时加入淀粉全凭手艺人的经验

做出的凉粉能存放多久也是考量的标准之一

黄炳朋学艺七年

整整六年时间都只能添柴烧火

打打下手

和平县彭寨凉粉传承人 黄炳朋:“做凉粉,不是把配方给你就可以做成一样的,因为不同年份的凉水草,做出来的浓度是不一样的,做出来口感也是不一样。我觉得做凉粉要有耐心,没耐心就很难做了。”

历经七年的点滴打磨

黄炳朋的手艺终于过了父亲这一关

成为了“老街凉水”的第三代当家人

随着社交平台的多元化发展

“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彭寨凉粉

也逐渐在网络上走红

以往只有老街街坊会来帮衬

如今不少外地游客也会专门慕名前来品尝

三伏天已至,正值一年中的旺季

眼下平均每天可以卖出三四百碗

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曾一天卖出两千碗

一家人依靠着一碗碗沁人心脾的凉粉

日子越过越甜

近两年还在老街建起了五层楼高的新房

和平县彭寨凉粉传承人 黄炳朋:“我们的旺季有四五个月左右,年收入大概是二十来万,以前我们都是住老房子的,这几年也买了地皮,自己做好了房子。我想慢慢扩大经营,把我们的凉粉卖出河源。”

岁月更迭,守望故土

像黄家祖孙三代这样的手艺人

换了一茬又一茬

但是这份夏日的甘香味道

百年依旧

温润和滋养着一方水土和一方人

让小康生活敲开万家门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永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