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手摸下巴啥意思吗?

广东志愿者
+ 订阅

近日

国内首位00后手语翻译员陈鑫走红网络

也引发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20年2月11日晚上

陈鑫在网上看到一则来自武汉的求助信息。

“有没有精通手语的老师?

我现在在武汉火神山医院

我们这里接收了一名听障病人

不认字,想请你们帮帮忙。”

作为一名获得手语翻译资格证的志愿者

陈鑫想都没想就加了微信

并为他们提供翻译服务

据了解

这位老奶奶后来也成功恢复了健康

在陈鑫的相关报道的评论区

网友纷纷@朱广权老师

表示“赶紧让段子手朱广权看到他”

此外

陈鑫在工作时

通常身穿深色服装

打出一个个动作流畅

表情丰富的手语动作

时而开怀大笑

时而紧锁眉头

夸张的动作表情

让他不禁戏称“手语翻译”

就是表情包的生产过程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广东省残疾人人口数据显示

广东省残疾人总数为539.9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86%

广东现有持证残疾人160.5万人

广东省各种残疾人类型占比

他们或是患有听力障碍

或是患有视力障碍

或是身体不健全

他们像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

在生活中过得比普通人要难得多

但这个社会上却没有

因为他们的“不完美”

而放开他们的手

相反

有许多像陈鑫一样

用心关爱残障人士的志愿者们

他们关注残障人士生活“痛点”

想方设法为他们送去贴心的关怀与服务

01

“手指舞动之间,你‘说’的我都能懂 ”

在佛山顺德,听障人士被一群为了能与他们沟通,不断勤练“手语功”的人爱着。

一心志愿者协会大良志愿者学院专门开设手语班,教授市民规范的手语操,希望借此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手语、学习手语,在平时里力所能及地帮助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残障人士。

在手语班上,志愿者讲师通过示范、游戏等方式,带领学员们了解、学习如何用手语表达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和句子,如“你好”、“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等,并根据大家的学习进度,将难点、重点的词汇拆分讲解,十分生动形象。

部分手势需要双手协调一起表达,虽然复杂,但通过志愿者老师的讲解和不断的训练,大家很快就学上手了。学员们略显生硬的手指舞动之间,无声地传递着一份为听障人士准备的“备份温暖”。

志愿者们不仅通过举办手语班传授手语知识,还经常参加各种听障人士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手语翻译。

大良志愿者学院项目获得2019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赛示范项目。

02

“有你们,我不再害怕自己出门”

在深圳,残障人士从家门口到高铁站一路都有志愿者的护送。

“从出家门口就看到了志愿者,一直带着我换乘地铁,进了高铁站也有志愿者领路,现在出行,我都已经不那么害怕了。”残障人士小陈对上次从深圳返回老家的经历印象深刻。

尽管深圳专门针对公交站、地铁站、城市中心区、大型居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但是残障人士在实际出行中,从家出发和返家的这最后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却成为残障人士出行的痛点。

2016年12月5日,深圳市地铁义工联“最后一公里,出行无障碍”项目正式启动,充分发挥地铁点多线长、覆盖全市的特点,通过利用互联网共享创新预约服务功能,参照滴滴打车在线下单、派单、接单的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做志愿者,解决残障人士从地铁口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做到精准助残,提升城市温度。

所有深圳市内有出行困难的残障人士,若有搭乘飞机、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出行需要,均可提前一天通过深圳地铁义工热线(0755-88960264)、微信小程序和微博,或直接向值守的地铁义工提交求助信息表预约出行订单。

接到出行订单后,深圳地铁义工联会在24小时内联系预约者明确需求,并安排专人踩点设计路线,为其在出行和返家时提供双人双岗的帮助。

该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2018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示范项目。

03

“你的声音,是我能与影片对话的眼睛”

在广州,视障人士有机会可以“看到”电影,与影像对话。

“夜晚,海边的沙滩上,篝火、帐篷……”灯光暗下来,一把温和的声音缓缓地响起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下一层偌大的放映厅里,坐满了从全市各地赶来的视障、听障影迷。他们在志愿者的讲解声中开启特别的“观”影活动,所“放映”的电影是《流浪地球》。

23岁的视障女孩兰婷很爱看电影,她对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浪地球》期待已久。听说中山图书馆放映厅有专门为视障人士开展的电影剧场,她便兴高采烈地约了闺蜜和男友一起前来观影。

为了保证观影的完整性,讲解从屏幕上开始出现“电影公映许可证”的时候就开始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流浪地球》,由三位志愿者以接力的方式讲解,每人手里都攥着一份厚厚的口述稿,三份分段的口述稿加起来有近2万字。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讲解得很好很详细,我基本都看懂了。”观影结束后,兰婷激动地说道。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志愿者李淑莹表示,“像兰婷这样的视障观众,能随着志愿者的讲解进入剧情,开心的时候笑了,悲伤的时候哭了,就是志愿者最大的成功。”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电影画面,李淑莹会花大量时间精力准备口述稿

“但刚开始做口述影像志愿者的时候,走过一些弯路”,李淑莹还记得,早期她常会在讲解中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讲到“老爷爷吓得心都跳出来了”,平常人并不觉得有问题,视障观众却很不解,追问她“怎么知道他吓得心都跳了出来?”

在讲解中,李淑莹日益认识到口述影像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志愿服务,要求讲解者客观描述剧情,把感受艺术的权利交回给视障观众。“碰到剧情有伏笔的地方,可略略提一下,但不能剧透。”

这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针对视障人士开展的“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口述志愿者通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我的声音、你的眼睛——口述影像志愿者培训项目”进行培训。

“我的声音、你的眼睛——口述影像志愿者培训项目”获得2019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示范项目。

04

“终于,我也可以保护自己了”

在东莞,残障人士有志愿者们为他们“精心炮制”的安全防范训练营。

为增强残疾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东莞市大岭山助残者服务队针对残障人士居家生活、工作时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志愿相伴”——大岭山镇社区残障人士安全管理训练营项目。

“火灾应急安全训练营”是“志愿相伴”—社区残障人士安全管理训练营项目的内容之一。志愿者们通过知识性教育及实操训练培养残障人士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残障人士进行逃生演练。

在训练营知识性教育中,志愿者借助PPT向残疾人讲解了防火要领、安全消防常识、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知识。在实操演练过程中,志愿者们则现场指导残障人士演示如何“报警呼救”、“安全逃生”等技巧。

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操作,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提升了火灾安全逃生的能力。

该项目是在大岭山镇残联的指导下,由大岭山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运营。运作的内容包括开设“安全训练营”,制作“残障人士安全指引手册”,成立并运作“社区残障人士安全训练平台”,培养社区残障人士安全知识及技能,提升残障人士安全应急能力,推动残障人士群体安全现状及环境改善。

该项目获得2019年广东“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重点培育项目。

上面多个项目获得的“益苗计划”到底是什么?

小彩蛋:

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团省委、省志愿者联合会会同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自2014年起共同实施“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2014年至今,主办单位累计投入超过2200万资金,扶持123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及其实施机构。通过“益苗计划”遴选150个优秀项目参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公益创业赛,36个项目获得金奖,76个项目获得银奖。

今年,“益苗计划”项目大赛、专项赛、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评选及公益创投的申报刚刚结束,正在评审中,相关情况将于“广东志愿者”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欢迎关注,敬请期待~

生活有温度的社会

残障人士

也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

编辑:杨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