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③:绿水青山奔小康,千万别写错山qīng水秀!

南方杂志
+ 订阅

最近我们的专栏持续关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错别字现象,这个系列内容收到不少读者的反馈,有的大呼这是妥妥的实用帖;有的认为解析很有深度;也有的说每次才一组字,太少没读够。应大家的要求,今天我们继续如约见面!快跟上我们的学习节奏哦!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

依托绿水青山的优质资源,

我们筑梦全面小康。

话说你心中的绿水青山是啥样的?

这是生机勃勃的世界,

更是我们的向往!

立足生态优势,

绿水青山逐渐变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然而在搜集相关图片时,

总会遇到清和青的困扰,

看看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

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

“山清水秀”确实成为一个高频用词,

和上期我们辨析过的“勠力同心”一样,

是一个非常容易写错的成语,

不仅在新闻标题内文中常见到写成“山青水秀”的,

甚至连语文老师都会被搞糊涂,

比如有网友就分享了这样的疑惑: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明明《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山清水秀”一词,

很多人依然觉得“山青水秀”是对的?

这里必须提到另一个生态文明高频用词——

绿水青山。

这个成语出自唐王湾诗作《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其中的“青”字表现出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

与形容水的澄澈碧绿的“绿”字相互呼应,

组合的成语“绿水青山”泛称美好的山河,

属于对偶的修辞手法,

“绿”对“青”,“水”对“山”,

十分贴切工整。

山清水秀(✔)

那么,同样是形容“山”,

为什么在“山清水秀”一词中,

却必须用“清”字呢?

在此也应该了解成语出处,

及其演变过程。

“山清水秀”的前身是“山明水秀”,

出自宋黄庭坚词作《蓦山溪·赠衡阳陈湘》: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形容山水景色明媚秀美。

后来人们在使用中为求通俗易懂,

把成语中的“明”字改为“清”字,

即把形容美丽不俗的词语“清秀”一分为二,

与拆开后的词语“山水”构成互文修辞。

类似的互文结构词语还有很多,

如“橙黄橘绿”“龙腾虎跃”“窗明几净”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词中所用语素两两对应,

表达的是一个整体意思。

如以颜色“黄”“绿”来说明“橙橘”的生机盎然,

以动态的“腾”“跃”刻画“龙虎”的雄姿,

以“明”“净”来形容“窗几”的一尘不染。

“山清水秀”则是形容“山也清秀,水也清秀”,

契合“山明水秀”之原意。

山青水秀(×)

“青”字在形容山水时只能表示外在颜色,

无法与表示内在神韵的“秀”字构成互文关系,

也就是说若用“山青水秀”,

则“青”与“秀”必须割裂开来各自解释,

而不能融入一体互为补充,

成语的意思就会变成

“山是青翠的,水是秀丽的”,

这显然表达不出其应有的内涵,

难道“山”就不秀丽了吗?

可见“山青水秀”在意境上会比“山清水秀”逊色很多。

因此,尽管在“山明水秀”出现后的演变过程中,

“山青水秀”的写法也曾使用过,

如《汉语成语大辞典》“山明水秀”词条下,

可以看到“‘山明水秀’也作‘山青水秀’”的注释,

并且举杜鹏程《保卫延安》中的一句为例:

“常常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

但那只是过渡阶段的产物,

现在这个成语公认的规范写法,

已经确定为“山清水秀”。

如小学语文课本1995年版,

就将“山青水秀”改为了“山清水秀”;

而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

也多次刊稿指出“山清水秀”才是正确的用法。

不忘初心,

坚持溯源,

我们继续从两个字独立解析看看。

清,读作qīng

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

本义为水清澈貌,与“浊”相对;

引申为高洁、清静、清楚、廉洁等义;

又用为动词,如清除、使清醒等;

又用为古地名、水名、朝代名等。

“清”字的字形演变(来自网络)

“青”字的字形演变(来自网络)

青,读作qīng

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蓝色、蓝色矿石或草木的颜色,

后延伸至绿色、黑色,又可形容茂盛或年少的样子。

在古人五行说中,木为东方之行,木是青色的,

所以青是东方之色,用“青”可以表示东方义。

其义又可延伸至青绿色的草、未成熟的农作物和竹简等。

扶贫方式千千万 这些工作话你知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小编的话

“错别字别错”会继续推出一系列扶贫工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辨析,欢迎大家把平时碰到的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发给我们。谢谢!

本期主创丨影子 杨明珠 黄燕嘉

栏目统筹丨曹建民 蒋玉

策划丨蒋玉

精彩回顾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①:甑别?甄别!千万别闹笑话

错别字别错丨脱贫攻坚常错字②:你还在用“戮力同心”吗?已经out了

错别字别错丨只错了一“点”?一“点”都不行!

错别字别错丨马奶奶遇到了冯奶奶,差了两点

错别字别错丨考眼力了!看起来真的很像,细分析个个不同

错别字别错丨写错这个字,慈禧老佛爷第一个不答应!

错别字别错丨自古“里”“裏”不相同,莫再傻傻分不清

统筹丨刘树强 蒋玉

编辑丨莫群 林琳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